貨幣寬松預期助金價飆升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9-27
國際金價6日創下每盎司1923.70美元的歷史新高。金價飆升背后不乏市場對全球貨幣政策寬松預期的推動。在歐美經濟復蘇脆弱、市場利空尚未出盡的情況下,貨幣寬松預期帶動風險偏好與避險意愿上演“二重奏”,在一段時間內成為國際金價走高的重要助力之一。
“多空通吃”獨具特色
上周,巴西央行意外降息50基點令市場上的寬松預期再度升溫。隨即在上周五和本周一,慘淡的美國8月非農就業報告和歐債危機風險加劇使得貨幣寬松預期更加來勢洶洶。
在此背景下,紐約股市實現四連陽,油價大幅回落,黃金和美債強勁反彈,其中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周五首次收盤跌破2%。
不過,富國銀行貨幣策略師塞雷布里亞科夫強調,美國經濟和歐債危機前景不明,為其他國家央行提供了重啟寬松貨幣政策的空間,市場不會一直對此無動于衷。
正因為如此,黃金市場最終成為了風險偏好與避險意愿共同發揮作用的舞臺。美國媒體指出,黃金今日乃至整個2011年的一枝獨秀,都緣于其“多空通吃”的獨特本領:既作為天然貨幣擁有保值避險功能,同時又能以投資品和工業原料的身份發揮投資獲利潛能。
金價或高位徘徊
黃金市場在全球金融市場的“過山車”行情中連續汲取能量,并終于在6日的亞洲交易時段內創下了每盎司1923.70美元的歷史新高。截至北京時間6日19時,紐約商交所12月交割的黃金期貨價格上漲1.15%至每盎司1898.50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瑞士央行宣布將瑞士法郎與歐元“掛鉤”的決定,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瑞郎作為避險貨幣的吸引力,而黃金市場也有望承接更多資金的“避險分流”。
某種意義上,黃金“多空通吃”的特性,也決定了國際金價在全球經濟徹底擺脫陷入二次衰退陰影之前,或將繼續保持高位徘徊態勢。渣打銀行貴金屬分析師沃爾特·德維特指出,無論是全球貨幣政策更傾向寬松,還是歐洲央行購買債券幫助希臘過關,都有利于金價上揚。
有媒體認為,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和歐債危機深化對全球金融市場的打擊無疑是沉重的,但市場同樣會對那些可能對實體經濟領域造成重大影響的政策預期保持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