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學輔導:肺硅沉著病的病理變化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3-12-19
基本病變是肺組織內硅結節形成和肺彌漫性間質纖維化。硅結節是硅沉著病的特征性病變。早期硅結節由吞噬硅塵的巨噬細胞局灶性聚積而成,多位于肺小動脈周圍,為細胞性硅結節,隨后結節發生纖維化和玻璃樣變,成為玻璃樣硅結節。
肉眼觀:硅結節境界清楚,呈圓形或橢圓形,灰白色,質硬,觸之有砂粒樣感。鏡下:典型的硅結節中,玻璃樣變的膠原纖維組織呈同心圓層狀排列,中央常有內膜增厚或閉塞的小血管,周圍纖維化。隨著病變的發展,晚期硅結節可融合成團塊,并可發生壞死、液化,形成硅沉著病性空洞。肺間質有不同程度的彌漫性纖維化。
根據硅沉著病病變程度和范圍可將硅沉著病分為三期:
Ⅰ期硅沉著病:硅結節主要局限于淋巴系統。兩側肺門淋巴結腫大,淋巴結內見硅結節形成。近肺門處肺組織及胸膜上也可有硅結節形成。
Ⅱ期硅沉著病:硅結節數量增多,體積增大,散布于全肺,但仍以肺門周圍中、下肺葉較密集,總的病變范圍不超過全肺的1/3.胸膜增厚。
Ⅲ期硅沉著病:兩肺內硅結節密集且相互融合成塊。團塊狀結節的中央可有硅沉著病空洞形成,病變范圍超過全肺的2/3.硅結節間肺組織有明顯的肺氣腫改變。
是小編輯為大家整理的臨床執業醫師病理學輔導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