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學輔導資料:細菌性痢疾臨表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3-12-16
(一) 急性菌痢
1.普通型(典型) 起病急,高熱可伴發冷寒戰,繼之出現腹痛、腹瀉和里急后重,大便每日10余次至數十次,量少,開始為稀便,迅速可轉變為粘液膿血便,有左下腹壓痛及腸鳴音亢進。早期治療,多于l周左右病情逐漸恢復而痊愈,少數可病程遷延為慢性。A群最重,D群最輕,B群介于二者之間,易轉為慢性。
2.輕型(非典型) 全身毒血癥癥狀和腸道癥狀均較輕,不發熱或低熱,腹瀉每日數次,稀便但無膿血,輕微腹痛而無明顯里急后重:病程3~7日痊愈,亦可轉為慢性。
3.中毒型 兒童多見。起病急驟,病勢兇險,高熱體溫可達40℃以上,伴全身嚴重毒血癥癥狀,可有精神萎靡、嗜睡、昏迷及抽搐,可迅速發生循環及呼吸衰竭,故以嚴重毒血癥、休克和(或)中毒性腦病為主要臨床表現,而腸道癥狀較輕甚至開始無腹痛及腹瀉癥狀,但發病24小時內可出現腹瀉及痢疾樣大便。按其臨床表現之不同可分為以下3型。
(1)休克型(周圍循環衰竭型):主要表現為感染性休克。面色蒼白、皮膚花斑、四肢肢端厥冷及發紺,脈搏細速,可有少尿或無尿及輕重不等意識障礙。此型較常見。
(2)腦型(呼吸衰竭型):以嚴重腦癥狀為主,腦血管痙攣引起腦缺血、缺氧、腦水腫及顱內壓升高,嚴重者可發生腦疝。表現為煩躁不安、嗜睡、昏迷及抽搐,瞳孔大小不等,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亦可出現呼吸異常及呼吸衰竭。此型較嚴重,病死率很高。
(二)慢性遷延型菌痢 急性菌痢病程遷延超過2個月病情未愈者,為慢性菌痢。慢性遷延型主要表現為長期反復出現腹痛、腹瀉,大便常有粘液及膿血,可伴有乏力、營養不良及貧血等癥狀,亦可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
以上是小編輯為大家整理的外科學輔導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