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學輔導資料:細菌性痢疾流行病學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3-12-16
流行病學
1.傳染源 痢疾病人及帶菌者為傳染源。尤其輕型患者、慢性患者和帶菌者。
2.傳播途徑 通過消化道傳播,病原菌隨病人糞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經口感染,亦可經蒼蠅污染食物而傳播。
3.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免疫力短暫,易重復感染。
4.流行季節 一年四季均可,夏秋季多見。
發病機制及主要病變部位
(一)發病機制 痢疾桿菌進入后是否發病,取決于對腸粘膜上皮細胞的吸附和侵襲力,具有侵襲力的菌株才引起發病。細菌侵入后在腸粘膜上皮細胞和固有層中繁殖,引起腸粘膜炎癥反應和固有層小血管循環障礙,使腸粘膜出現炎癥、壞死和潰瘍,而發生腹痛、腹瀉和膿血便。
(二)主要發病部位 主要在結腸,以乙狀結腸和直腸病變最顯著,嚴重者可累及整個結腸及回腸下段。
以上是小編輯為大家整理的外科學輔導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