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學輔導:內膜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3-12-06

  內膜是管壁的最內層,由內皮和內皮下層組成,是三層中最薄的一層。

  1.內皮

  為襯貼于血管腔單層扁平上皮。內皮細胞長軸多與血液流動方向一致,細胞核居中,核所在部位略隆起,細胞基底面附著于基板上。電鏡觀察,可見內皮細胞腔面有稀疏而大小不一的胞質突起,表面覆以厚約30~60nm的細胞衣,相鄰細胞間有緊密連接和縫隙連接及10~20nm的間隙。內皮細胞核淡染,以常染色質為主,核仁大而明顯。在胞質內有發達的高爾基復合體、粗面內質網和滑面內質網。內皮細胞超微結構的主要特點是胞質中有豐富的吞飲小泡,或稱質膜小泡,直徑60~70nm。這些小泡是由細胞游離面或基底面的細胞膜內凹形成,然后與細胞膜脫離,經細胞質移向對面,又與細胞膜融合,將小泡內所含物質放出,故小泡有向血管內外輸物質的作用,細胞質內還可見成束的微絲和一種外包單位膜的桿狀細胞器,長約3μm直徑0.1~0.3μm,內有6~26條直徑約15nm左右的平行細管,稱Weibel-Palade小體(W-P小體)W-P小體是內皮細胞特有的細胞器,一般認為它是合成和儲存與凝血有關的第Ⅷ因子相關抗原的結構。

  內皮細胞作為血管的內襯,形成光滑面,便于血液流動。內皮細胞和基板構成通透性屏障,液體、氣體和大分子物質可選擇性地透過此屏障。微絲收縮功能,5-羥色胺、組胺和緩激肽可刺激微絲收縮,改變細胞間隙的寬度和細胞連接的緊密程度,影響和調節血管的通透性。

  血管內皮細胞具有復雜的酶系統,能合成與分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除上述F Ⅷ外,還有組織纖維酶原活性物和前列環素、內皮素(有強烈縮血管作用,又稱內皮細胞收縮因子),以及具有舒張血管作用的內皮細胞舒張因子。

  內皮細胞表面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能使血漿中的血管緊張素Ⅰ變為血管緊張素Ⅱ,使血管收縮。內皮細胞還能降解5-羥色胺、組織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等。

  2.內皮下層

  內皮下層是位于內皮和內彈性膜之間的薄層結締組織,內含少量膠原纖維、彈性纖維,有時有少許縱平行滑肌,有的動脈的內皮下層深面還有一層內彈性膜,由彈性蛋白組成,膜上有許多小孔。在血管橫切面上,因血管壁收縮,內彈性膜常呈波浪狀。一般以內彈性膜作為動脈內膜與中膜的分界。

  以上是小編輯為大家準備的生理學相關的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无碼国产精品一区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精品在线永久免费 | 亚洲自拍偷拍一区二区 | 久久这里只精品99re66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