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

來源:中醫網發布時間:2013-05-23


  
  所謂藥邪是指用藥不當造成疾病的一種致病因素。
  
  所謂醫過是指醫生的過失。
  
  第七章
  
  發病指疾病的發生過程(包括原病與復發等),這是機體處于病邪的損害和正氣的抗損害之間的矛盾斗爭過程。
  
  疾病是一個復雜的病理過程,但概括來說,又不外乎病邪作用于人體引起損害和正氣抗損害這樣兩個方面的矛盾斗爭過程。
  
  邪氣,泛指各種致病因素,簡稱“邪”。一般說來,邪氣即包括六淫、癘氣、飲食失宜、七情內傷、勞逸損傷、外傷、寄生蟲、蟲獸所傷等,有時也包含著機體內部繼發產生的病理代謝產物,如痰飲、瘀血、宿食、內濕等等。
  
  正邪相搏,前人又稱之為“真邪相搏”、“真邪相攻”、“真邪分爭”等。它反映了疾病發生、發展變化過程中,正氣抗邪和邪氣損正的矛盾斗爭關系。
  
  正氣即人體的生理機能,主要指其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抗邪能力,以及康復能力,簡稱為“正”。正氣包括的范圍十分廣泛,例如:脾胃滋養全身的功能;腎中精氣調節全身陰陽的能力;衛氣的護衛肌表和驅邪外出的能力;經絡系統調節機能平衡的生理功能等;均屬于正氣的范疇。
  
  影響發病的因素很多,除致病邪氣外,自然與社會環境、體質因素、情志因素、飲食營養與鍛煉等均與疾病和健康有著密切關系。
  
  由于邪氣的性質、強弱和致病途徑不同,人的體質和正氣的強弱也各有差異,因此在發病的形式上表現為各種不同的類型。概括起來大致包括感邪即發、伏而后發、徐發、繼發、合病與并病、復發等六種發病類型。
  
  第八章
  
  病機即疾病發生、發展與變化的機理。亦即疾病作用與人體,致使機體某一部位或層次的生理狀態遭到破壞,產生或形態,或功能,或代謝等方面的某種失調、障礙或損害,且自身又不能一時自行康復的病理變化。
  
  中醫病機學說的特點,主要表現于根據以五臟為中心的臟象理論,一般多是把局部病理變化同機體的全身狀況聯系起來,通過臟腑組織經絡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關系來探討疾病的發展傳變規律,從而形成了注重整體聯系的病理觀。
  
  中醫病機學的結構和主要內容,應包括如下幾個方面和層次:①基本病機,包括邪正盛衰、陰陽失調、氣血失常、以及津液代謝失常等,②系統病機,包括外感熱病病機(如六經病機、衛氣營血病機和三焦病機等),經絡病機、臟腑病機、形體病機、官竅病機等,③癥狀發生機理,包括全身癥狀和各系統病變常見癥狀之發生機理;以及病變的傳變等幾部分。
  
  機體對于各種不同的致病因素所引起的損害作用,都是以邪正盛衰和臟腑經絡等組織的陰陽、氣血及津液代謝等的失調或障礙或虛損等為基本規律發生病理反應的。
  
  傳變,指疾病在機體臟腑經絡等組織中的傳移和變化。
  
  疾病過程,概括起來兩方面:一是精、氣、血、津液等各類物質不同程度的虛實盈虧變化;二是人體臟腑經絡等機能的異常改變。
  
  疾病的傳變:病位傳變、寒熱傳變與虛實傳變。
  
  養生又稱攝生、道生、保生等。即保養生命之義。
  
  治則是治療疾病時所必須遵循的總的法則。治則是辨證施治體系中承上啟下的主要環節,它對于中醫臨床各科病癥的立法、處方、用藥等均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就基本治則而言,主要討論早治防變、治病求本、扶正驅邪、調整陰陽、調理氣血、調治臟腑、三因制宜等內容。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四 |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首页 |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一区二区 | 线观看国产精品视频 |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