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草藥詩

來源:中華中醫網發布時間:2013-05-09

寫芡實。蘇氏父子三人至老仍然身體健康,才思敏捷,據說是得益于蘇東坡自已創立的一種食療美容妙法。《東坡雜記》描述:“人之食芡也,必枚嚙而細嚼之,未有多嘬而丞咽者也。舌頰唇齒,終日囁嚅,而芡無五味,腴而不膩,足以致上池之水,故食芡者,能使華液通流,轉相挹注。”芡實這種食法,其實就是古代氣功中的咽津。

 

寫茯苓。蘇東坡是制作茯苓餅的能手,寫有《服茯苓賦》。《東坡雜記》里記述了服食茯苓餅的功效和制作方法:“以九蒸胡麻,用去皮茯苓少入白蜜為餅食之,日久氣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長生要訣。”

寫栗子。蘇東坡晚年患腰腿痛病,因他懂醫里,養成了暮年食栗的習慣,每天早晚把鮮栗子放在嘴里咀嚼出白漿,然后分幾次慢慢吞咽入腹。久而久之,治愈了腰腿痛的老年病,并寫下了《栗》詩:“老去自添腰腳病,山翁服栗舊傳方。客來為說晨興晚,三咽徐收白玉漿。”

寫凌霄花。宋代杭州西湖藏春塢門前,有兩株古松,凌霄花攀附其上。有位叫清順的詩僧,常常在樹下午睡。其時,蘇東坡任杭州郡守,有一天來訪,正碰上輕風吹落了不少凌霄花朵,清順指著落花向蘇東坡索詩。蘇東坡不假思索,即興吟道:“雙龍對起,白甲蒼髯煙雨里。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晝夢長。湖風清軟,雙鵲飛來爭噪晚,翠顫紅輕,時墮凌霄百尺英。”

寫菊花。蘇東坡詠菊詩不少,其中尤以“輕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兩髻丫。便有佳名配黃菊,應緣霜后更無花”為最著。流傳達室古今的“黃州菊案”,卻說明他對菊花落英的認識晚于王安石。王安石有次外出時,幾案留有一首未成詩:“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蘇東坡往謁未遇,見王的未成詩,遂添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网站 | 午夜福利国产片3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视频 | 亚洲国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久99中文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