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櫥的來歷
來源:中華中醫網發布時間:2013-05-07
現在中醫用的藥櫥,多是上、中、下三層,365個格子。為什么是這種格式和數目呢?
相傳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不但醫術高明,而且平易近人。有一次,一位姓李的木匠,不小心碰傷了腿,來找華佗醫治,華佗給他開了些藥,并囑咐藥用完了再來。可七八天過去了,木匠一直沒來,華佗便親自上門看望,只見那木匠的傷更重了,木匠為難地說:“眼下我連鍋都揭不開了,哪還顧得上治腿啊!”華佗聽了忙說:“那也不能眼看著傷口潰爛啊!”自此以后,華佗每隔1天就給木匠治1次腿,直到木匠的腿痊愈。
木匠十分感激華佗,腿好后便登門來道謝。閑談中他看到華佗的藥都是放在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布袋里,又占地方又不方便,心里不禁一動,問:“你們做醫生的,得備多少味藥啊?”華佗說:“有四百多味,但常用的就365味。”
木匠回到家里,經過一番精心設計,為華佗特制了一個藥櫥。藥櫥分上、中、下三層,365個格子。華佗看了非常滿意。
從此以后,凡醫生用的藥櫥,都是沿用這個格式,一代一代,流傳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