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表半里概念產生于漢代

來源:中華中醫網發布時間:2013-05-07

半表半里屬八綱概念

胡希恕先生,通過許多醫史資料考證,又經反復讀《傷寒論》全文,否定了《傷寒論》的六經理論不是來自《內經》,明確提出《傷寒論》的“六經來自八綱”、“其實六經即是八綱”以及“中醫辨證主要是六經八綱……八綱,是指表、里、陰、陽、寒、熱、虛、實而言,其實表里的中間還應有個半表半里,按數來講本來是九綱,由于言表里,即含有半表半里的意思,故習慣常簡稱八綱”(見《胡希恕講傷寒雜病論》)等等。這里胡希恕先生指出,半表半里由表里衍生而來,明確了半表半里為八綱概念之一,與表和里同屬病位概念,是經方特有的病位概念,是與經絡臟腑絕然不同的病位概念,如以經絡臟腑釋六經,則難以理解半表半里的實質。

漢前無半表半里概念

由眾多資料可知,漢前經方理論用八綱,而無半表半里理念。《漢書·藝文志·方技略》記載:“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解結,反之于平。”這是漢代對經方醫學特點的描述,亦是標明漢前的經方醫學是以八綱為基礎理論。更值得注意的是,沒有半表半里理念,這一學術特點,可由《神農本草經》和《湯液經法》來證實。《漢書·藝文志·方技略》有《湯液經法》三十二卷記載,同時對經方的理論特點描述為“量疾病之淺深”,即基礎理論用八綱,而病位只有表和里。可惜的是,《湯液經法》已失傳,不過皇甫謐于《甲乙經·序》中“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漢張仲景論廣湯液為十數卷,用之多驗”,為我們提供了考證線索;楊紹伊考證認為“《湯液經法》一字未遺保存于《傷寒論》中”,并以獨特的文字功夫分列出《湯液經法》原文和仲景論廣原文,讓后人進一步探討。使人驚嘆的是,雖然楊紹伊未曾認為《傷寒論》有半表半里概念,但對比他所分出的《湯液經法》原文和仲景論廣原文看,恰好是仲景論廣原文出現了半表半里概念。

漢代始現半表半里概念

胡希恕先生提出“六經來自八綱”,是分析《傷寒論》全文得出的,半表半里是產生六經的關鍵。半表半里是怎樣產生的?產生于何時?考證《神農本草經》、《漢書·藝文志》、《傷寒論》,可見確切軌跡。

如前所述,我們的祖先在上古神農時代即用八綱辨藥、辨方證,后歷經殷、商、秦、漢,先后總結了單方方證經驗、復方方證經驗,其代表著作是《神農本草經》和《湯液經法》,至東漢張仲景論廣《湯液經法》,西晉王叔和整理后始稱《傷寒雜病論》,這是我們考證半表半里出現的主要線索。

那么,半表半里始見于哪里呢?由上述可知:始見于張仲景論廣《湯液經法》時所著之《傷寒論》原文中。分析《傷寒論》一些具體條文可得到答案。

《傷寒論》266條:“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干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太陽為表,“尚未吐下”,暗示未入于里,那么轉入少陽,不在表,不在里,當然為半表半里。

糾錯
 1/3    1 2 3 下一頁 尾頁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综合专区精品 | 亚洲日韩AV中字在线网站 | 天天综合网亚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你懂的 | 一本在线视频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