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咨詢工程師《方法與實務》章節重點(12)
來源:環球網校發布時間:2012-12-17
3.考慮關聯效應。在計算投資項目的新增現金流量時,應考慮該項目對公司的其他部分可能產生的關聯效應,包括正效應和負效應
★1.資本收益率。投資項目的預期資本收益率是項目總投資與該項目可能產生的投資收益之間的比率。
稅前資本收益率=
稅后資本收益率=
支付利息和所得稅前的收益(EBIT)是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收益(EBITDA)扣除折舊、攤銷后的差額。在具體計算中,絕大多數項目的壽命期要跨越多年,各年的投資收益和投資的賬面價值將隨時間而變化。在這種情況下,資本收益率既可以逐年計算,然后加權平均,也可以利用項目整個壽命期的平均收益與平均投資進行計算。
2.投資回收期法。項目投資回收期(Pt)是指以項目的凈收益回收項目投資所需要的時間,一般以年為單位,并從項目建設開始年算起,若從項目資產開始年算起的,應予以特別注明。其表達式為:
項目投資回收期可借助項目現金流量表計算,項目現金流量表中累計凈現金流量由負值變為零時的時點,即為項目的投資回收期。它實際上是一項靜態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Pt =累計凈現金流量開始出現正值的年份數-1+(上年累計凈現金流量的絕對值/當年凈現金流量)
投資回收期越短,表明項目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越好。投資回收期的判別標準是基準投資回收期,其取值可根據行業水平或投資者的要求確定。
★1.項目財務凈現值(FNPV)。項目財務凈現值是指按設定的折現率 i 。計算的項目計算期內各年凈現金流量的現值之和。計算公式為:
式中:CI 為現金流入;CO為現金流出;(CI-CO)t為第t年的凈現金流量;n為計算期年數;ic 為設定的折現率。
項目財務凈現值等于或大于零表明項目的盈利能力達到或超過了所要求的盈利水平。
2.項目財務內部收益率。項目財務內部收益率(FIRR)是指能使項目在整個計算期內各年凈現金流量現值累計等于零時的折現率,它是考察項目盈利能力的相對量指標。其表達式為:
式中:CI為現金流入;CO為現金流出;(CI+CO)t為第t年的凈現金流量;n為計算期年數。
項目財務內部收益率一般通過計算機軟件中配置的財務函數計算,若需要手工計算,可根據財務現金流量表中凈現金流量,采用試差法進行計算,求得的財務內部收益率與設定的判別基準ic進行比較,當FIRR≤ic時,即認為項目的盈利性能夠滿足要求。
★債務清償能力可以通過計算利息備付率、償債備付率和借款償還期等指標進行分析評價。
1.利息備付率。利息備付率是指項目在借款償還期內可用于支付利息的息稅前利潤(EBIT)與當期應付利息的比值,它從付息資金來源的充裕性角度反映項目融資主體償付債務利息的能力。利息備付率的含義與計算公式均與財政部對企業效績評價的“已獲利息倍數”指標相同。其計算公式為:
利息備付率=息稅前利潤/當期應付利息
息稅前利潤=利潤總額+當期應付利息
式中:當期應付利息是指計入總成本費用的全部利息。
利息備付率可分年計算,計算在借款償還期內各年的利息備付率;也可按項目的還款期內有關數據的總和計算,計算借款償還期內平均的利息備付率。分年的利息備付率更能反映償債能力。
利息備付率表示使用企業盈利償付利息的保證倍率,對于正常經營的企業,利息備付率至少應當大于2。利息備付率高,說明利息償付的保證度大,償債風險小;利息備付率低于1,表示沒有足夠資金支付利息,償債風險很大。
2.償債備付率。償債備付率是指在借款償還期內,可用于還本付息的資金與當期應還本付息金額的比值,即:
償債備付率=可用于還本付息的資金/當期應還本付息金額
其中:可用于還本付息的資金包括折舊、攤銷、稅后利潤和其他可用于還款的收益;當期應還本付息金額包括還本金額及計入總成本費用的全部利息。
償債備付率表示可用于還本付息的資金償還借款本息的保證倍率,正常情況應當大于1,且越高越好。償債備付率低,說明還本付息的資金不足,償債風險大。當這一指標小于1時,表示當年可用于還本付息的資金不足以償付當期債務。
3.借款償還期。借款償還期指標適用于那些不預先給定借款償還期限,而按項目的最大償還能力和盡快還款原則還款的項目。對于可預先給定還款期限的項目,應采用利息備付率和償債備付率指標評價企業的償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