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咨詢工程師《方法與實務》章節重點(11)
來源:環球網校發布時間:2012-12-17
1.外購原材料和燃料動力費估算。
2.人工工資及福利費估算。
3.固定資產折舊費估算。
(1)平均年限法: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年折舊率
(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又分兩種:①按照工作小時計算折舊;②按照工作量計算折舊。
有關折舊的計算公式如下。
對某些運輸設備,一般按行駛里程計算折舊,公式為:
年折舊額=單位里程折舊額×年行駛里程
按照工作小時計算折舊的公式:
年折舊額=每工作小時折舊額×年工作小時
(3)雙倍余額遞減法:
年折舊率=固定資產凈值×年折舊率
實行雙倍余額遞減法的,應在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凈殘值后的凈額平均攤銷。
(4)年數總和法:采用年數總和法是根據固定資產原值減去凈殘值后的余額,按照逐年遞減的分數(即年折舊率,也叫折舊遞減系數)計算折舊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為: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4.固定資產修理費估算。項目評價中可直接按固定資產原值(扣除所含的建設期利息)的一定百分數估算。
5.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攤銷費估算。無形資產從開始使用之日起,在有效使用期限內平均攤入成本。無形資產的攤銷一般采用平均年限法,不計殘值。
6.其他費用估算法。其他費用包括其他制造費用、其他管理費用和其他銷售費用3項費用,由制造費用、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中分別扣除折舊費、維簡費、攤銷費、修理費和工資及福利費進行估算。
7.財務費用的估算方法。財務費用包括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匯兌損失(減匯兌收益)以及相關的手續費等。在項目財務評價中,一般只考慮利息支出。利息支出的估算包括長期借款利息(即建設投資借款在投產后需支付的利息)、用于流動資金的借款利息和短期借款利息3部分。
(1)長期借款利息。系指對建設期間借款余額(含未支付的建設期利息)應在生產期支付的利息,有3種計算利息的方法可供選擇。
等額還本利息方式。
式中:A為每年還本付息額;Ic為還款年年初的本息和;i 為年利率;n 為預定的還款期。
其中:每年支付利息=年初本金累計×年利率
每年償還本金=A-每年支付利息
式中:年初本金累計=Ic-本年以前各年償還的本金累計。
等額還本利息照付方式。設At為第t年的還本付息額,則有:
每年支付利息=年初本金累計×年利率
即:第t年支付的利息=
每年償還本金=
最大能力還本付息方式。每年償還本金按最大償還能力計算,償還能力主要包括可以用于還款的折舊費、攤銷費以及稅后利潤(一般是扣除法定盈余公積金和公益金的稅后利潤)。每年支付利息的計算公式如下:
每年支付利息=年初本金累計×年利率
(2)用于流動資金的借款利息。
年流動資金借款利息=當年流動資金借款額×年利率
財務評價中對流動資金的借款償還可設定在計算期最后一年,也可在還完長期借款后安排。
★1.經營成本的估算方法。
經營成本=總成本費用-折舊費-維簡費-攤銷費-財務費用
2.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通常可變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動力消耗、包裝費和計件工資等。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工資(計件工資除外)折舊費、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攤銷費修理費和其他費用等。長期借款利息應視為固定成本,短期借款一般也將其作為固定成本
★財務評價涉及的稅費主要有增值稅、營業稅、資源稅、消費稅、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等
★1.剔除沉沒成本。“沉沒成本”(sunk cost)是指在項目實施之前已經發生的成本。由于沉沒成本是在過去發生的,它并不因摒棄或接受某個項目的決策而改變,因此對項目的投資決策不應造成影響。
2.注意“機會成本”。公司的某一項資產一旦用于某個新項目,就同時喪失了用于其他使用方式所能帶來的潛在收入。這些喪失的收入就是公司投資本項目的資產所擁有的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