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咨詢工程師考試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考點10
來源:中大網校 發布時間:2012-11-04
★★七、項目選址基本內容和要求
★★(一)、 項目選址應考慮的因素
1、自然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自然資源和自然條件
2)自然資源包括礦、水、土、海、氣象資源
3)自然條件包括地形、地貌、占地面積、工程地質、水文地質。
2、經濟技術因素:包括 經濟實力、 協作條件、 基礎設施、 技術水平、 市場潛力、人口素質與數量
3、運輸和地理位置因素:運費是成本的重要部分,選址要在原料燃料產品銷售地關系中綜合研究,尋求最小運費
點。地理位置是指場址和資源產地,發達地區水陸交通干線,大中城市、消費市場的空間關系。
4、社會政治因素和管理機構的素質:國家對 經濟社會的總體布局、少數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問題、保護
生態環境、國防安全等都影響著重大建設項目的場址選擇。
★★(二)、項目選址的基本要求
1、項目選址的基本原則
1)符合國家地區城市規劃要求
2) 滿足項目對:原材料、能源、水和人力的供應。
3) 節約和效力原則(降成本,提利潤)
4)安全的原則(防洪、震、戰、)
5)實事求是的原則(科學分析比選)
6)節約用地(不占少占農田)
7)注意環保(以人為本,減少對生態環境影響)
2、項目選址的基本要求
1)區域位置:
①盡量接近原材料燃料產地和銷售地區 ②遠離戰略目標
③避開高壓輸電線路,不壓城市管線 ④產生廢水時,位于水流下游,
⑤產生廢氣時,位于城鎮下風向, ⑥ 滿足當地規劃要求
⑦ 在文物風景區時經當地主管部門同意
2)場(廠)址面積:(滿足生產區、三廢處理廠,其他設施用地和環境條件)
3)地形地貌和地質
①盡量平整,減少土方量 ②坡度一般以4-5度為宜,不宜過大。
③標高適當,避免洪海災害,便于排水,有利于防洪排澇。 ④不在水庫下游和防洪堤附近。
4)交通運輸:線路簡捷、方便、經濟合理。
5)原材料供應:質量數量滿足要求,供應可靠
6)給水排水:1) 接近水源地,滿足水量水質水溫要求,供水可靠。2) 污水排放滿足環保。
7)動力供應:) 靠近熱電廠、供電供汽有可靠來源。2) 自設電廠時,燃料供應可靠,留有儲媒,儲灰場地。
8)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不在八級以上的地震區何礦藏區,避開惡劣地質。
9)氣象:慮,溫、濕、云霧、風沙雷電的影響
10)協作條件:銷售、原料、水電、交通、居住、設施、與附近企業鄉鎮有協作的可能性
11)環境影響:經環境評估,證明項目的環保措施有效,當地接納。
12)人力資源:具備人力資源和培訓條件
13)施工條件:當地建材充足;有好的施工隊伍和施工機械設備條件。
14)場地價格:土地價格合理
★★(三)、 項目(場)廠址比選(多個方案比較)
1、項目場(廠)址比選的主要內容
1)工程技術條件
①占地種類和面積(耕地荒地) ② 土石方開挖工程量 ③ 水源供水條件 ④ 動力條件
⑤ 通信條件 ⑥地形地貌和氣候條件 ⑦地質條件 ⑧ 地震條件
⑨ 征地拆遷和移民安置 ⑩ 社會條件 ⑾環境條件 ⑿ 交運條件
⒀ 施工條件 ⒁ 生活條件
2)投資費用(沒有廠房費用)
①土地購置費(地費,拆安費) ②場地平整費(土石方)
③ 基礎工程費(基礎、抗震) ④場外運輸投資(鐵、公、碼、管)
⑤場外公用工程投資(就是大市政投資,給排水供電供熱)
⑥防洪工程投資 ⑦環保投資 ⑧臨時建筑設施費用
3)運營費用
① 原材料,燃料和運輸費 ③產品運輸費 ③ 動力費 ④排污費 ⑤其他運營費用
2、場(廠)址比選的方法評分比選法、費用比選法和凈現值與差額內部收益率法等。
★★(四)、項目選址報告的主要內容:在項目建議書階段
1、概述:依據、原則、工作組和工作過程。對幾個廠址方案簡單敘述,指出推薦廠址。
2、主要選址指標:建設規模、全廠占地面積、全廠建筑面積、全廠職工人數、用電量、用水量、用蒸汽量、耗煤及 其他燃料用量、全年運輸量(其中運入運出量)
3、場址比較方案
比較內容: 1) 區域位置;2) 與周圍城鎮及重大戰略目標的關系;3) 總圖布置條件;4) 土石工程量;5) 占地
拆遷 6) 工程地質、水文地質;7) 交運;8) 給排水;9) 原材料燃料供應;10) 施工條件;11) 主要廠外
工程量和估算 12) 綜合分析意見;13) 優點缺點;14) 省市自治區縣的意見;15) 結論
4、其他專題研究
5、提出選址意見:突出傾向性意見,描述場地概況,優缺點和推薦理由,建廠后對自然風景、社會環境、交通、公
用設施的影響。對推薦廠址方案應當描述下了內容:
1)區域位置 2)占地拆遷(估算補償費用) 3)工程地質、水文地質
4)地震及洪水(估算最大凈雨量和水位) 5) 氣象(凍土深度,風向,溫、濕、氣壓)
6)交運 7) 給排水(取水、排水、排污) 8)供電及通訊(提出供電與通訊工程量)
9)原材料燃料供應(運輸里程、運輸價格,裝卸費) 10)社會經濟狀況
6、對下步工作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