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咨詢工程師考試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考點9
來源:中大網校 發布時間:2012-11-04
★★六、生產工藝技術建設方案設計基本內容和要求
含義:生產工藝技術是生產原理,生產工藝,流程,參數,制造方法,設備選型,物料、能量平衡,和提出配套公用工程需求等全套技術的總稱。
作用:工藝技術同設備聯系在一起,體現項目的生產力水平,是項目經濟合理的重要條件。應在多方案比較的基礎上選取符合國情和廠情的,同時又先進可靠、經濟合理的工藝技術。
★★(一)、生產工藝技術建設方案設計的內容(七點)
1、研究各種生產工藝
1)收集相關資料。:可靠性和精確性
2)分析工藝發展趨勢:重點分析預測工藝的壽命期。注意采用發展期的成熟的工藝。
3)原材料輔助材料燃料資源條件的適應性(成分規格穩定性)
4)生產工藝的可得性:對比多家的技術先進性可靠性和費用
5)擬采用的工藝是否符合環保清潔的生產要求
2、研究生產流程:同一生產工藝可采用不同的生產流程。生產流程反映由原料到產品的生產過程中,物料和能量的流向、變化以及所經歷的設備、儀器和工藝過程。是工藝技術設計的核心,與設備選型、工藝計算、設備布置等工作有直接關系。研究內容:
1)對產品質量的保證程度 2)工序是否合理銜接通暢簡潔
3)物料消耗定額 4)工藝參數 5)安排是否合理(主工序穩定性、產品規格的靈活性)
3、選擇主要生產裝置和設備:主要比選各設備方案對建設規模的滿足程度,對產品質量和生產工藝要求的保證程度,設備使用壽命,物料消耗指標,操作要求、備品備件保證程度,安裝試車技術服務,以及所需要的設備投資等。
1) 主要設備選型的原則:主要設備選型的原則是技術先進,可靠、經濟合理。
①原則與規模、產品方案、工藝技術方案相適應,滿足項目要求,獲得最大出力
②適應產品品種和質量的要求。
③提高連續化大型化程度,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
④降低原材料水電氣單耗,滿足環保要求。
⑤強調設備的可靠性、成熟性、保證生產和質量的穩定。不成熟的,未經生產考驗的設備不容許用于建設方案設計。
⑥ 符合政府和專門機構發布的技術標準/。
⑦力求經濟合理,盡可能立足國內。
⑧主要設備與輔助設備相互配套。
2) 進行設備選型時注意約束條件
①基礎設施條件的約束: (電鍋爐考慮電力,大型設備考慮沿途運輸)
② 投資和外匯的約束,
③人才的限制
④設備維修條件和設施的限制
⑤ 引進設備和國內配套設備的適應和銜接
⑥有關的政策約束
3) 設備選擇工作的深度:可行性研究階段的設備選擇工作應達到如下深度:
①提出只要設備的規格型號
②對制造商調查詢價,提出設備來源和設備費方案。
③引進國外設備時,提出設備供應方式。合作設計合作制造,合作設計國內制造,單機或成套引進
④ 選用超大超高設備,提出運輸安裝技術措施方案
⑤利用改造原有設備的,提出改造方案,分析高照效果。
⑥經設備比選后,提出推薦方案編制主要設備表(P49表4-1的格式應知道)
4、研究工藝參數、物料衡算
①工藝參數是生產過程中應控制的各種技術數據。使物料平衡、公用工程量計算,設備計算的重要依據
②理論基礎:物料衡算通常把主要原料再各工序的流動量繪成圖表,即所謂物料平衡標或物料平衡圖
質量守衡定律:∑G1=∑G2+∑G3 物料衡算:總輸入物料=中輸出物料+總損失物料
5、能量平衡計算,提出公用工程用量:生產用水、電、蒸汽、電功率、冷凍、加熱劑、壓縮空氣、氮氣、真空用量等,通過無聊衡算和能量衡算的方法計算出來。能量計算的理論依據是能量守衡定律。公用工程的耗用量也是評價項目建設方按設計的技術經濟指標之一。包括 生產用水、蒸汽、 電、 熱量、 壓縮空氣、真空、 其他
6、全面比較可能使用的工藝技術方案(必要時專家評議):對比選過程中考慮過的方案列表分析。
7、提出推薦的工藝技術方案和理由:包括對產品質量、銷售與競爭的影響,對項目的財務效益的影響等。應 繪制主要的工藝流程圖,編制物料平衡表,車間組成表,主要原材料,輔材,水電汽等公用工程消耗定額表。
★★(二)、生產工藝技術的選擇原則(7點)
1、先進性和前瞻性:技術的先進性主要體現在: 產品質量性能、 工藝水平、 裝備水平
衡量工藝技術先進性的具體指標主要有:產品質量性能、單位產品物耗能耗、生產能力、勞動生產率、自動化水平、裝備水平、工廠占地面積、建廠速度、投資、產品成本等。
2、適用性:采用的工藝技術應與資源條件、經濟發展和管理水平相適應,統籌考慮
1)應同項目的生產能力相匹配,不同的建設規模需要選用不同的工藝技術
2)應與原材料、輔助材料和燃料相適應
3)應與設備(包括國內和國外供應設備,主要和輔助設備)相適應
4)應與員工素質和管理水平相適應
5)應與環境保護要求相適應,盡可能采用清潔生產技術
1、 可靠性:成熟可靠。一般采用已充分驗證并已在使用的技術。
2、 經濟合理:根據項目具體情況,選擇綜合成本最低、經濟上最大效益的方案。
3、 確認知識產權:對專利技術,應研究工業產權問題。對于專有技術交易必備兩個條件: 1. 必須具備實際應用經驗,是成熟和完整的技術;2. 必須能夠鑒定與識別,能用技術資料和文件轉讓的。
4、 適應市場變化:根據時常變化趨勢,分析工藝技術的適應性。高新技術產品的壽命期段,更應注意市場的適應性。
5、 安全和環保:工藝技術應確保安全生產并實現清潔生產,盡量減少排放三廢。
★★(三)、 選擇高新技術的要求
1. 先進性:國內首創,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接近國際先進
2. 創新性: 獨特性、技術密集程度高、產品差別化,產品獨一無二,壟斷競爭優勢,不可簡單模仿
3. 成熟性: 前景明確、市場潛力大, 規模化生產
4. 實用性: 是關鍵技術,能帶動行業技術升級,或產品更新換代。有望形成新興產業。
★★(四)、 工藝技術轉上的形式和方法
1. 工藝許可證交易:專利技術、專有技術、商標。是單純的技術引進,向掌握者取得。
2. 工藝購買
3. 許可證交易持有者參與合資經營分享所有權。
★★(五)、 生產工藝的技術方案比選的主要內容:生產工藝的技術方案通過比選來完成
1. 比選的主要內容:包括技術、安全環保、配套、操作的穩定性、費用效益
2. 常用比選方法:一般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
3. 比選的步驟是:a) 生產工藝選擇;b) 生產流程選擇;c) 設備選擇;d) 物料平衡
★★(六)、 自控方案設計
1、設計原則:方案合理、技術先進、運行可靠、操作方便
2、系統選擇
3、儀表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