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咨詢工程師考試:總體布局
來源:中大網校 發布時間:2012-10-26
總體布局
(一)規劃節水量
根據對各地區節水量和可供水量的研究,到2010年,通過規劃的節水措施約可減少年需水量690億立方米,將外延式發展情況下7340億立方米的需水量降低到6650億立方米,屆時供需缺口可從現狀的350億立方米降低到220億立方米,在基本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及退減部分擠占的河道湖泊生態用水的同時,有效緩解部分地區的供需矛盾。
(二)區域重點
總體而言,北方水資源緊缺和生態脆弱地區,要根據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實行嚴格的用水總量控制,以水定發展規模;南方水資源豐富地區,要從重視水資源開發利用向重視水資源節約、保護和優化配置轉變,要加強用水定額管理,控制單位產品和服務的取水量,嚴格控制廢污水排放。
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布局和區域水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特點,各區域節水型社會建設的發展方向和重點是:
①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和黑龍江3個省。該區土地資源豐富,水資源分布不均,北豐南欠,東多西寡,人均水資源約1400立方米。遼河流域和遼寧沿海城市群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地下水超采和海水入侵等問題突出,是該區節水型社會建設的重點。
②黃淮海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和河南6個省(市)。該區人均水資源僅350立方米,是全國人均水資源量最少的地區,現狀用水已接近或超過水資源可利用量。水資源緊缺、水環境惡化已成為該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③長江中下游地區。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
西、湖北和湖南7個省(市)。長江中下游地區水資源相對豐富,但水質型缺水、水污染、湖泊富營養化問題突出,部分地區已危及城鄉居民飲水安全。
④華南沿海地區。包括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4個省(區)。華南沿海地區總體上水資源豐富,但部分地區季節性缺水嚴重,珠江三角洲水污染問題突出。
⑤西南地區。包括重慶、四川、貴州、云南和西藏5個省(區、市)。該區多屬高山與高原,水資源相對豐富,但田高水低,水資源開發難度大。重慶市、四川成都平原、云南滇中地區是該區節水型社會建設的重點。
⑥西北地區。包括內蒙古、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6個省(區)。西北地區大部分地區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目前已有一部分河流的生態環境用水被擠占,土地荒漠化等問題突出。內陸河地區和黃河寧蒙地區是該區節水型社會建設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