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干警申論對策題作答技巧
來源:中公教育發布時間:2012-09-0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二。概括問題的對策題
例題:針對給定的資料所反映的“大學學術浮躁”問題,請你以某高校學術主管部門負責人的身份,就如何治理這些問題,提出對策建議,供學校學術委員會研究討論。(20分)要求:問題全面明確,對策具體可行;不超過350字。(2011年湖北政法干警本碩申論第三題)
中公解析:考生首先要認真審題,判斷是否需要概括問題,然后有針對性地作答。這題的作答任務是就“大學學術浮躁”問題提出對策建議。作答時首先要明確給定資料中所反映的“大學學術浮躁”問題是什么、有哪些,然后根據這些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
盡管題目沒有明確指定作答范圍,但通過閱讀材料可以發現,本題的作答要點主要集中在給定資料5、7、8中。“給定資料5”提到一位教育界的評論家劉某。他認為我國目前學術浮躁多樣化,主要造假手段包括請人代勞抄襲和拼湊編輯造假,引出大學學術浮躁的第一個問題——大專院校領導讓學生代勞抄襲、編輯拼湊造假。針對這一問題隨即可以得到對策:加強監督管理力度,對學術不端行為予以嚴懲。又如給定材料7中提到學校把學術成果作為了評價教師職業能力的絕對標準,教師不得不在短時間內發表論文,重數量不重質量,導致了各種學術造假事件的發生。根據問題產生的原因,可以得到以下對策:改變現有的科研職稱評價體制,不單純以論文數量作為科研評價的標準。
參考答案:
大學學術浮躁的問題表現為:大學老師讓學生代勞抄襲;拼湊編輯造假;學生抄襲論文并對畢業論文不重視;泡沫論文、虛假獎項等現象泛濫使得許多科技工作者不能夠腳踏實地工作。
作為高校學術主管部門負責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改變現有的科研職稱評價體制,不單純以論文數量作為科研評價的標準;二是加強對學生的道德引導,幫助學生提高誠信素質、學術品德;三是行政領導退出學術委員會,教授治校、去行政化,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四是加強監督管理力度,對學術不端行為予以嚴懲。
三。其他類對策題
除上述兩種對策題外,通常還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看清命題者為你設定的身份(即“虛擬身份”),2011年湖北政法干警本碩申論第三題提干明確提出“請你以某高校學術主管部門負責人的身份”,這就是說,你是作為某高校學術主管部門負責人,而不是政府工作人員,更不是法院、檢察院等司法機關人員。你提出的“對策建議”,是供學校學術委員會研究討論的。在考生作答的試卷中,就不能出現一些與考生的虛擬身份不相稱的“對策”。還要考慮到解決“問題”的措施要明確、具體,有可操作性,切忌模糊、脫離實際和坐而論道,必須符合社會的倫理道德規范、國家的法律、法規及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