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心理咨詢師考試輔導:社會心理學
來源:中華考試網發布時間:2012-02-03
-社會學、文化人類學、心理學對社會心理學的誕生和發展做出過關鍵的貢獻,它們是孕育社會心理學的學科母體。
1908年(社會學家羅斯、心理學家麥獨孤)分別出版了社會心理學專著,標志著社會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的誕生。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G.W.奧爾波特(G.W.Allport,1954)認為,社會心理學試圖了解和解釋個體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怎樣受他人的影響,他人的影響包括現實、想象、隱含的影響。
社會行為是人對社會因素引起的并對社會產生影響的反應系統。它包括個體的習得行為、親社會行為、群體的決策行為等等。
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對社會心理學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的重要學術思潮包括德國的民族心理學、法國的群眾心理學、英國的本能心理學、奧地利的精神分析學。
社會心理學中使用實證方法的兩位先驅是特里普力特(N.Triplett)莫德(W.Moede)。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心理學迅速發展,表現出一些新的特征,它們是研究領域拓寬,涉及人類行為的方方面面;開展了應用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理論向多元化發展,提出很多新的“小理論”來解釋與預測行為。
社會心理學研究應遵循的主要原則有價值吵中立原則、系統性原則、倫理原則。
社會心理學研究中,研究者應遵循的主要倫理守則有在制定研究計劃時,研究者應評估其道德可接受性;在具體研究中,研究者必須采取保護被試者的措施;對被試者提供的資料應加以保密,如公開發表,須經被試者同意;不得和被試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關系。
關于觀察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自然觀察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為,提供“類別”及“數量”信息;參與觀察時,由于身臨其境,觀察者可能獲得較多的“內部”信息;采用參與觀察法時,應盡量減少觀察者與被觀察者之間相互作用造成的負面影響。
為了接近被訪談者,使訪談順利進行,應該注意著干凈整潔、稱呼恰如其分;自我介紹簡潔明了,不卑不亢;發出邀請時應熱情,語氣應該肯定和正面;以適當方式消除被訪者的緊張、戒備心理,有時應主動出示身份證等文件。
訪談中提問的技巧有:開始交談時應有寒暄之詞以調節情境氛圍;嚴格按訪談問卷的順序以及原有問題提問;訪談時應與被訪者保持交流,認真聽、記,并適當給予被訪者鼓勵,但要避免誘導。
應對拒絕的技巧包括:應有耐心、不要輕易放棄、搞清拒絕的原因。
問卷法的兩個主要特點是標準化程度高、收效快。
問卷的構成成份包括:指導語、問題及其備答案、人口學記錄、結束語。
檔案法的優點是對研究對象的心理干擾小、適用于跨文化的比較研究、適用于時間跨度較長的趨勢研究。
社會心理學理論的價值體現在提高人認識自身的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質量。
在社會學習論看來,學習的機制主要有聯想、強化、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