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時評:電視文化必須講究文化品格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11-1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不要以為低俗的存在是因為觀眾喜歡,其實,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媒體的“稚化”,進而又把觀眾“化稚”。不少媒體人因為對許多事物缺少準確判斷,在他們心里恐怕就虛擬了一個所謂的大眾群體,并且認定這個群體是不喜歡精神思考、文化思考,而只喜歡嘻哈打鬧的。正是媒體從業人員的這種“稚化”,低估了觀眾,以致用低俗的東西去綁架觀眾。
就電視文化來說,目前存在兩種必須重視的“兩極”現象。一個是“去導向化”、“去價值化”的低俗現象,一個是與之完全相反的姑且把它叫做“虛高”現象,即調子很高,內容很空。如果說低俗是把導向、價值踩在腳下,“虛高”則是把導向舉到空中,脫離實際、脫離生活、脫離群眾、空空洞洞,把導向當做符號、當做標簽、當做軀殼,簡單地搬弄政治術語,成為一種“表態文化”、“口號文化”。比如一些歌曲的歌詞居然直接抄錄文件語言、社論語言。表面看是高度重視導向,實際上根本說不上是文藝,更談不上藝術感染力。
正是由于低俗文化的盛行和主流文化的虛脫,當今的人們越來越難被文化打動、感動,其原因當然不是觀眾的水平,而是我們很少推出真正能打動人心的東西。《泰坦尼克號》、《阿凡達》的激動人心絕不僅僅在于電影的故事與特效,而在于內在的思想表達。
究竟怎樣才能激活人們看似板結甚至麻木的心靈呢?古人講“文以載道”。因此,如果罔顧“道”而一味求法、拜法、崇法,即只追求形式、場面、噱頭,是無法打動人心的,故而有言“大道無術”、“大道至簡”、“大巧若拙”。巴金先生說:“最高的技巧是無技巧。”顯然,因為文化是要為人們提供一種正確看待自己、看待生活的態度和方式,因為文化的核心是思想、是精神、是情操、是理念,因為文化的本質在于用人類的高尚情操與精神去軟化被物質硬化了的心靈,一句話,因為文化的使命在于化人,因此,只有從我們心靈里流淌出來的真善美的東西,才會被觀眾由心靈去收獲。只有從美好的心靈出發,才能到達觀眾心靈的深處,引起心靈的共鳴。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