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教材:第三章(4)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5-2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公務員輔導咨詢

匯集公務員培訓權威機構,權威解答公務員考試相關問題

zaixuanzixun

 
  五、行政處罰

  (一)行政處罰的概念與特征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律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方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其特征主要有:(1)其主體是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其他行政主體:(2)處罰的對象是實施了違反行政法律規范行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3)其性質是一種以懲戒違法行為為目的的具有制裁性的具體行政行為。

  〔二)行政處罰與有關概念的區別

  1.行政處罰與行政處分的區別

  行政處分,是指國家機關按行政隸屬關系,根據國家法律或國家機關的規章制度,對其內部違法失職的公務員給予的一種制裁。兩者的區別在于:(I)作出決定的主體范圍有所不同。處罰由享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主體做出決定;處分則由受處分的公務員所在機關,或上級機關,或行政檢察機關做出。(2)制裁的對象不同。受處罰的是違反行政法規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而受處分的是行政機關系統內部的公務員。(3)采取的形式不同。處罰的形式主要有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暫扣或者吊銷證照、責令停產停業、行政拘留等。處分的主要形式主要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和開除六種形式。(4)行為的性質不同。處罰屬外部行政行為,以行政管轄關系為基礎;而處分屬內部行政行為,以行政隸屬關系為前提。(5)兩者的依據不同。(6)兩者的救濟途徑不同。對行政處罰不服可以通過行政復議或提起訴訟救濟;而對處分不服,只能向有關機關或部門申訴。

  2.行政處罰與行政強制執行的區別

  行政強制執行是指相對人不履行法定義務或行政機關依法為其設定的義務,國家有權機關依法強迫其履行義務的行為。兩者的區別主要有:(1)性質不同。行政處罰是對違法行為的事后制裁;而行政強制執行不是制裁,本質上屬執行行為。(2)目的不同。行政處罰的目的是為了懲戒與預防行政違法行為;而行政強制執行的目的在于履行行政法上的義務或實現義務履行所要求的狀態。 (3)實施的機關不盡相同。行政處罰的實施機關是行政機關;行政強制執行的實施機關是行政機關或人民法院。

  3.行政處罰與執行罰的區別

  執行罰是指行政強制執行機關對拒不履行不作為義務或不可替代的作為義務的義務主體,科以金錢給付義務,以促使其履行義務的強制執行措施。兩者有明顯的區別:(l)法律性質上存在差異。引起執行罰的行為不具有嚴格意義上的違法性;而處罰則以相對方的違法行為為前提。(2)目的上存在著差異。處罰的目的是懲罰、教育行政違法行為人,制止與預防行政違法行為;而執行罰的目的是為了促使相對方在法定期限內履行法定義務。

  (三)行政處罰的原則

  行政處罰的原則是指對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準則。根據《行政處罰法》規定和行政實踐,行政處罰應遵循以下原則:

  1.處罰法定原則

  處罰法定原則要求行政處罰必須依法進行。它包含:(1)實施處罰的主體必須是享有處罰權的法定的行政主體;(2)必須有法定依據;(3)行政處罰程序符合法律規定。

  2.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該原則是指行政處罰不僅是制裁行政違法行為的手段,而且也起教育的作用。行政處罰的目的不僅是“懲”己然的行政違法行為,而且是“戒”未然的違法行為。對已然的行政違法行為,教育必須以懲罰為后盾,不能以教育代處罰;給行政違法者相應處罰的,還應予以教育鞭策。二者不可偏廢,從而達到制止、預防違法的目的。《行政處罰法》第5條規定:“實施行政處罰,糾正違法行為,應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自覺守法。”

  3.公正、公開原則

  所謂公正,就是公平、正直、沒有偏私。公正原則是處罰法定原則的必要補充。它不僅要求行政處罰形式合法,在法定幅度范圍內實施,而且要求在內容上合法,符合_立法目的。所謂公開,就是處罰過程要公開,要有相對方的參與和了解,以提高公民對行政機關及其實施處罰的信任度,同時監督行政主體及其公務員依法、公正地行使職權,保障相對方的合法權益。

  4.處罰救濟原則

  該原則是指行政主體對相對方實施處罰時,必須保證相對方有取得救濟的途徑,否則不能實施行政處罰。它是保證行政處罰合法、公正的事后補償措施。《行政處罰法》第6條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給予的行政處罰,依法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 申請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 提出賠償要求。

  (四)行政處罰的種類

  1.以行政處罰的內容為標準,行政處罰分為

  (1)人身自由罰是指行政機關實施的在短期內限制或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限制 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現行法律、法規規定的人身自由罰是行政拘留。行政拘留是指對違反治安管理的人,依法在短期內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處罰,亦稱治安拘留。

  (2)行為罰是限制或剝奪行政違法相對方某種行為能力或資格的處罰措施,也稱能力罰。其主要表現形式有: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執照等。

  (3)財產罰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實施的使被處罰人的財產權利和利益受到損害的行政處罰。這種處罰在于使違法者繳納一定數額的金錢或者沒收其一定財物,并不影響違法者的人身自由和進行其他活動的權利。其具體形式主要有:罰款、沒收非法財物和沒收違法所得等。

  (4)聲譽罰是指行政主體對違法者的名譽、榮譽、信譽或精神上的利益造成一定損害以示警戒的行政處罰。其特點在于只是使行政違法者在精神上受到懲戒,以引起其警惕而停止違法行為并避免重新違法,個人和組織均可適用。其主要形式有:警告、責令其悔過、通報批評等。

  2.根據《行政處罰法》和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目前我國對行政處罰的法條分類主要有以下七種:(1)警告;(2)罰款;(3)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4)責令停產停業;(5)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6)行政拘留;(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五)行政處罰的管轄

  1.行政處罰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管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2.對管轄發生爭議的,報請共同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指定管轄。

  3.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行政機關必須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六)行政處罰的決定程序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必須查明事實;違法事實不清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

  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采納。行政機關不得因當事人申辯而加重處罰。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全方位公考復習攻略

更多>>

公考交流

進入論壇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天天cao在线视频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自拍一区 | 一本到国产在线不卡免费观看 | 天堂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最大国产综合91 | 中文有码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