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育路教育網小編特為大家整理了一套2011年環評師案例分析真題演練,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案例、金礦采選(2008考題)擬擴建金礦采選項目,現在礦石開采規模約3600t/d,采礦大量抽排礦井涌水,目前沒有明顯影響該區域內4個村莊地下水的取用。評價區內有地表沉陷發生,采礦中的廢石堆置于甲廢石場,廢石場堆存量已接近設計容積,生產中產生的氰化礦渣,裝入草編織袋內,先堆置于鋪設普通水泥地面的堆棚內,堆棚有滲濾液收集池,然后由有處理資質的公司運走處置。選礦廢水回用不外排,尾礦漿含有Pb、Cu、Ag、Cr等離子,排入尾礦庫,尾礦庫的上清液回用。擴建主體工程為擴大井下采場,擴建后礦石開采能力將達到7200t/d,在山嶺型沖溝新建乙廢石場,占地2.3hm2,該沖溝植被現狀以草灌為主,采礦石為Ⅰ類一般工業廢物排入乙廢石場,生產中產生的氰化礦渣仍臨時堆置于現有堆棚,再適時運往某化工廠由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批準使用的填埋場填埋,擴建后工程尾礦仍排至現尾礦庫,生產廢水亦回用不外排。 問題: 1.本項目環境質量現狀監測中除環境空氣和地表水外,還應對哪些環境要素進行監測并簡述理由。 (1)地下水,包括礦井涌水、尾礦庫下游地下水、村莊地下水;堆棚滲濾液收集池及下游地下水。有氰化廠、尾礦漿中含有重金屬,存在對地下水污染的可能性。 (2)噪聲,選廠噪聲、運輸道路沿線噪聲。破碎、選礦噪聲源強大,會對周邊居民區產生不利影響。 (3)地表沉陷情況,包括沉陷范圍、深度等。井工開采容易導致地表沉陷,引發生態問題和社會問題,有必要進行監測。 (4)生態,廢石場占地區土地利用及植被情況。此類工程對生態影響比較明顯,工程占地及植被破壞有一定的持續性,有必要進行監測。 2.說明氰化礦渣處理方式是否符合現行危廢貯存和填埋要求,簡述理由。 (1)氰化渣屬于危險廢物,本工程的貯存與填埋要求不符合《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的要求。 (2)草袋沒有防滲功能,不能裝在草袋內,也不能堆放在不符合安全要求、不能防風、防盜、防曬防雨能力差“堆棚”內,普通水泥做的地面,容易產生裂縫,防滲功能差。即本工程目前所采取的措施不能保證氰化廢渣臨時貯存的安全。適時運往由環保部門批準的另一化工廠運填埋也不符合要求,要弄清該化工廠所設填埋場的類型,不能將與氰化廢渣與其不相容的固廢填埋在一起。 3.指出擴建工程對評價區域生態環境影響較大的生產活動,簡述理由。 (1)地下開采導致的地表沉陷將進一步加劇。 (2)乙廢石場占地對植被的破壞及其可能存在的水土流失與地質災害問題。 (3)尾礦庫因擴建而增大加了庫區占地對生態的破壞。 (4)尾礦庫潰壩風險對生態的不利影響。 (5)擴建時地面相關工程建設對植被的破壞。 4.針對甲、乙兩個廢石場,分別說明環評是需要關注的主要環保問題。 (1)甲廢石場關注服役期滿后的生態恢復,對地下水的污染,會不會在洪水情況下發生崩塌等問題。 (2)乙廢石場需關注在廢石堆放過程中對植被的破壞、水土流失影響、揚塵影響、能否保障洪水渲瀉的暢通,是否會發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對周邊景觀造成的影響。 5.新建廢石場應采取的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 (1)攔渣工程:設置攔渣堤、擋渣墻、攔渣壩等。 (2)護坡工程:削坡開級、砌石護坡、噴漿護坡、鉛絲籠防護等。 (3)土地整治:場地平整、覆土恢復植被等。 (4)防洪排水,設置防洪壩、排洪溝、排洪涵洞等。 (5)綠化措施:在廢石堆放過程中對穩定邊坡覆土綠化
|
環境影響評價師輔導科目 |
主講老師 |
精講班 |
考題預測班 |
報名 |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
周建勛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 | 馮老師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1年環評師考試案例分析真題演練(6)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