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題客調查網對2385名在校大學生進行有關就業意向專項調查,僅7.0%的大學生“沒感覺公務員有吸引力”…… “公務員熱”是當下社會無須爭議的命題,不過,“僅7%大學生沒感覺公務員有吸引力”還是一個讓人感到吃驚的數字。道理很簡單,很多人追趕潮流報考公務員,多為尋求崗位穩定和政治前途,這不利于實現政府的宗旨,也增加了政府招錄人才的成本和難度,極不利于社會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公務員考試過熱,造成企業優秀人才短缺或流失,不利于直接創造社會物質財富組織的發展,必然導致社會創富能力的惰化。 那么,公務員何以能吸引超過九成的大學生呢?就筆者的觀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公務員至少享有三大優勢,一是與權勢集團保持著密切關系,二是社會保障和物質生活水漲船高,三是職業的穩定性無與倫比。不過,筆者以為,應理性看待這種現象。除了越來越多的精英進入非生產性領域意味著社會的病態外,這種現象還揭示了一個要命的社會積弊,那就是社會分化和流動不足,乃至畸形。我國傳統社會是一種以身份為核心的社會結構形式,身份不但是社會對個人既有地位和財富合法性的確認,而且具有凝固化的特點,社會成員很難通過后天的努力自主地獲得某種身份或改變某種身份。公務員熱就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出現的。 并且,與西方成熟的“市場社會”比較來說,我們的社會更應被定義為“官僚社會”,就是說,社會內的市場經濟,似乎正在被母體社會內遠為強大的官僚化傳統重塑為一種非依附于官僚體制而不能生存的市場經濟。所謂“公務員熱”,只是“非依附于官僚體制而不能生存”的社會分化不足導致的后果。因此,當公務員這種稀缺的社會強勢職位,以公開招考選拔的方式進行全社會公開配置時,大學生怎能不趨之若鶩? 不過,當大量的優秀人才紛紛往公務員的位置上擠,直接創造財富的產業大軍中“學而優”的人就少了。這樣一來,強化的是已經強勢的地位,弱化的是已經弱勢的地位,市場經濟何以保持持久和足夠的活力?社會何以能夠實現平穩的轉型? 因此,對社會來說,不是去抨擊大學生熱衷公務員,而是看到“公務員熱”背后的體制性和社會分化積弊,由此,才能厘清這種社會怪象。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盧雁明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垃圾焚燒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