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學重點知識一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0-03-17
第一章 高等教育的本質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礎上進行的專業教育,是培養各類高級專門人才的社會活動。
歐洲中世紀大學是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有文、法、醫、神四科,七藝指的是拉丁文和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音樂等。
在美國形成了研究性大學、一般性大學、文理學院、社區學院等層次。
非正規大學有開放大學、函授大學、業余大學、成人大學、廣播電視大學、空中大學等。
政治對高等教育的制約
1. 政治決定了高等教育的領導權
2. 政治決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
3. 政治制約著高等教育體制
4. 政治制約著高等教育的方針、目的
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1. 對受教育者進行政治教育
2. 培養政治、法律等專門人才
3. 推進民主政治的發展
經濟發展對高等教育的決定作用
1. 經濟發展是高等教育發展的物質基礎
2. 經濟體制的變革決定了高等教育體制的變革
3. 經濟發展水平決定著高等教育發展的速度和規模
4. 經濟結構的變化制約著高等教育的結構
高等教育的經濟功能
1. 高等教育促進經濟增長(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根據人力資本理論的觀點,通過教育資本儲量分析的方法來推算教育對國民收入增長的貢獻)
2. 高等教育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完善
3. 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們的收入
文化對高等教育的影響
1. 文化影響著高等教育的內容
2. 文化系統與文化設施影響著高等教育的實施
3. 文化傳統影響著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
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1. 高等教育具有選擇、傳遞、保存文化的功能
2. 高等教育具有創新和發展文化的功能
人才培養職能肇始于古代,發展完善于歐洲中世紀大學,也是現代高等學校最基本的職能。
春秋戰國時期創建于齊國桓公年間的“稷下學宮”是當時唯一的官辦高等學府。始于唐代的書院(717年的麗正書院)是中國另一類型的高等學校,自宋代成為中國高等教育最主要的形式。
西歐的中世紀大學有:意大利的薩萊諾大學、波隆那大學、法國的巴黎大學、英國的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德國的布拉格大學、美國的哈佛大學。
中國的新式大學:1895年的天津中西學堂,1903年改為北洋大學堂,現為天津大學;1897年的南洋公學為上海交通大學;1898年的京師大學堂為北京大學、1902年的山西大學堂為山西大學。
發展科學職能始于1810年洪堡柏林大學。
以康乃爾大學、威斯康新大學為代表的部分贈地學院開創了大學直接為社會服務的辦學思想。
現代大學的職能體系
1. 培養專門人才是現代高校的基本職能
2. 發展科學是現代高校的重要職能
3. 社會服務是現代高校職能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