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學考點復習:第三章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0-02-21
第三章 教育與個人的發展
1、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
①內發論。 ②外鑠論 ③多因素相互作用論
2、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①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
②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
③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
④個體身心發展的互補性
⑤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
3、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因素
遺傳素質、成熟、環境和個體實踐活動
4、簡述環境對人的影響。
①為個體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包括機遇、條件和對象。
②環境對個體發展的影響有積極和消極之分
③人在所接受環境影響和作用時,也不是消極的、被動的。
5、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
①學校教育按社會對個體的基本要求對個體發展的方向和方面作出社會性規范;
②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
③學校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人僅具有即時的價值,而且具有延時的價值。
④學校教育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6、什么是環境決定論?你如何看待它?
7、教育對于人類地位的提升表現在哪些方面?
①教育對人的價值的發現
②教育對人的潛力的發掘
③教育對人的力量的發揮
④教育對人的個性的發展
7、教育怎樣發掘人的潛能?
人的潛能很少能自動表現出來,人的潛能的充分發掘,必須通過教育、通過學習才能實現。教育者必須做到,當具備了某種條件時,人的潛能會得到超常的發揮。充分認識到學生的潛能存在的事實及價值,盡可能地使學生的潛能得到發展。
8、簡述少年期的年齡特征與初中教育的個體發展任務。
身體狀態的劇變,內心世界的發現,自我意識的覺醒,獨立精神的加強,是少年期表現出的總體性的階段特征。
①在身體發展方面,初中階段要進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讓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變化的必然性和意義;
②在認知方面,初中階段教育應重視抽象思維和概括能力的培養;
③在情意方面,應著重培養學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體驗;
④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幫助學生形成較正確的自我認識,使學生掌握評價自我的多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