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自考教育心理學筆記第一章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學概述 第一節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與研究內容 1、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學校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 2、教育心理學的性質是應用心理學的一種,是心理學與教育學的交叉學科 3、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內容(學教相互作用過程模式)具體研究范疇是圍繞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而展開的。 (1)五要素 ①學生:學習的主體因素(其群體差異、個體差異影響學與教過程) ②教師:教學中起關鍵作用(教學過程的主導) ③教學內容:學與教的過程中有意傳遞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現為:教學大綱、教材、課程 ④教學媒體:教學內容的載體、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師生之間傳遞信息的工具。(影響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和容量;影響教學組織形式及學生的學習方法) ⑤教學環境:包括物質環境(課堂自然條件、教學設施及空間布置)社會環境(課堂紀律、同學關系、校風、社會文化)影響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認知發展過程,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組織 (2)三過程 ①學習過程——學生在教學情境中通過與教師、同學以及教學信息的相互作用獲得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過程(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 ②教學過程——教師組織教學 ③評價/反思過程——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前對教學設計效果的預測和評判;教學中對教學的監視和分析;教學后的檢測、反思) 4、學與教相互作用:五種因素共同影響了三種過程,三種過程交織在一起,相互影響。 第二節 教育心理學的作用 對教育實踐具有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的作用。 1、幫助教師準確地了解問題 2、為實際教學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 3、幫助教師預測并干預學生 4、幫助教師結合實際教學進行研究 第三節 教育心理學的發展過程 (一)初創時期(20世紀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學》,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 (二)發展時期(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成為一門具有獨立理論體系的學科 (三)成熟時期(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末) 作為一門具有獨立理論體系的學科正在形成 (四)完善時期(20世紀80年代以后) 布魯納:認為教育心理學研究包括(4方面)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自考“計算機系統結構”復習提綱 |
|
閱讀下一篇:2010教育心理學有關理論、代表人物及著作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