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心理學模擬練習題三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0-01-04
一、填空(每個空1分,共15分)
1、奧蘇貝爾認為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由_____、_____和____構成。
2、布魯納認為學習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三個過程。
3、對人類學習的解釋有兩大理論即______和______。
4、信息加工心理學家大多同意把廣義的知識分為兩類:_____和_____。
5、測驗的效度有三種:______、_____和_____。
6、兩種最基本的教學方法是_____和_____。
二、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設計問題促進學生對教材的學習,最適當的理由是()
A、問題可以控制和引導學生的注意;
B、問題可以起到復習舊知識的作用;
C、問題可以活躍課堂氣氛;
D、問題可以對不認真的學生起懲戒作用
2、“學會如何學習”實質上是指()
A、培養對學習的濃厚興趣;
B、學會在適當的條件下應用適應的認知策略;
C、掌握系統的科學概念與原理;
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語信息
3、掌握概念的行為指標是()
A、能記住概念的定義;
B、能理解同類事物的共同關鍵特征;
C、能區分概念的正反例;
D、ABC都對
4、關于焦慮與學習效率的關系的正確陳述是()
A、高焦慮同高能力相結合會抑制學習;
B、高焦慮同一般能力相結合會促進學習;
C、不管學習難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焦慮水平時學習效率最高;
D、難度大的學習,低焦慮效率好
5、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
A、喜歡對問題承擔自己的責任;
B、寧愿擔任專業工作而不愿作企業家;
C、傾向于選擇風險較小的工作;
D、傾向于將自己的失敗歸因于運氣不佳
6、關于創造性與智力的關系的正確陳述是()
A、高智力者其創造性也高;
B、高創造性者必有高智商;
C、低創造性者其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
D、創造性與智力是一種相對獨立,在一定條件下又有相關的線性關系
7、被認為教育心理學奠基人的心理學家是()
A、馮特;
B、華生;
C、桑代克;
D、赫爾巴特
8、“理解別人”是教師的良好個性品質,這其中最核心的是()
A、客觀性;
B、移情作用;
C、敏感性;
D、心胸豁達
9、研究表明,最有利于激發學習動機的問題情境的難度在()左右。
A、50%;
B、60%;
C、70%;
D、80%
10、所謂具有廣泛遷移價值的材料是指()
A、最新的內容;
B、最形象、生動的內容;
C、事例或案例;
D、學科的基本概念與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