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許可的設定原則 《行政許可法》第11條規定行政許可的設定原則是:“設定行政許可,應當遵循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律,有利于發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積極性、主動性,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促進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二、行政許可的設定事項 根據《行政許可法》第12條規定,下列事項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1.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宏觀調控、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等特定活動,需要按照法定條件予以批準的事項。 2.有限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公共資源配置以及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業的市場準入等,需要賦予特定權利的事項。 3.提供公眾服務并且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職業、行業,需要確定具備特殊信譽、特殊條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資格、資質的事項。 4.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備、設施、產品、物品,需要按照技術標準、技術規范,通過檢驗、檢測、檢疫等方式進行審定的事項。 5.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等,需要確定主體資格的事項。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其他事項。 同時,《行政許可法》第13條還規定了行政許可設定的優先原則,即通過下列方式能夠予以規范的,可以不設行政許可:第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的。第二,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的。第三,行業組織或者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第四,行政機關采用事后監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夠解決的。 三、行政許可設定權的分配 有關行政許可設定權的分配問題,行政許可法分別規定了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的權限。 1.法律的設定權。《行政許可法》第14條規定:“本法第十二條所列事項,法律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基于法律的制定主體為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因此,法律可以設定任何行政許可。 2.行政法規的設定權。根據《行政許可法》第14條規定,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必要時,國務院可以采用發布決定的方式設定行政許可。實施后,除臨時性行政許可事項外,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可以在法律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范圍內,對實施該行政許可作出具體規定。 3.地方性法規的設定權。《行政許可法》第15條規定:“本法第十二條所列事項,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地方性法規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范圍內,對實施該行政許可作出具體規定。 4.規章的設定權。《行政許可法》第15條規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確需立即實施行政許可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可以設定臨時性的行政許可。臨時性的行政許可實施滿一年需要繼續實施的,應當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 規章可以在上位法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范圍內,對實施該行政許可作出具體規定。 四、行政許可設定權的限制 1.對地方性法律文件的限制。地方性法規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應當由國家統一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格、資質的行政許可;不得設定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登記及其前置性行政許可。其設定的行政許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區的個人或者企業到本地區從事生產經營和提供服務,不得限制其他地區的商品進入本地區市場。 2.內容上的限制。法規、規章對實施上位法設定的行政許可作出的具體規定,不得增設行政許可;對行政許可條件作出的具體規定,不得增設違反上位法的其他條件。 3.法律文件的限制。《行政許可法》第17條規定:“除本法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定的外,其他規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設定行政許可。” 五、行政許可設定權的要求 1.行政許可的設定內容,有明確的要求。《行政許可法》第18條規定:“設定行政許可,應當規定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條件、程序、期限。” 2.設定行政許可,應當聽取意見和說明理由。《行政許可法》第19條規定:“起草法律草案、法規草案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草案,擬設定行政許可的,起草單位應當采取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聽取意見,并向制定機關說明設定該行政許可的必要性、對經濟和社會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聽取和采納意見的情況。” 3.《行政許可法》還規定了行政許可的評價制度和授權停止實施行政許可制度。該法第20條規定:“行政許可的設定機關應當定期對其設定的行政許可進行評價;對已設定的行政許可,認為通過本法第十三條所列方式能夠解決的,應當對設定該行政許可的規定及時予以修改或者廢止。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可以對已設定的行政許可的實施情況及存在的必要性適時進行評價,并將意見報告該行政許可的設定機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行政許可的設定機關和實施機關就行政許可的設定和實施提出意見和建議。”第21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行政法規設定的有關經濟事務的行政許可,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認為通過本法第十三條所列方式能夠解決的,報國務院批準后,可以在本行政區域內停止實施該行政許 |
輔導科目 | 課時數 |
免費試聽 |
學費 |
在線購買 |
·基礎班 |
130 |
¥600 |
||
·法條班 |
61 |
¥300 |
||
·真題班 |
28 |
¥250 |
||
·沖刺班 |
52 |
¥250 |
||
·全程班 |
271 |
¥1400 |
||
·法理 |
16 |
¥50 |
||
·法制史 |
5 |
¥50 |
||
·憲法 |
6 |
¥75 |
||
熱門資料下載: |
司法考試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盧雁明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司法備考輔導:因果關系的表現形式 |
|
閱讀下一篇:2010年司法備考輔導:累犯及其他相關 |
|
·司法考試國際經濟法精講第一章導論 |
·國際經濟法精講第二章國際貨物買賣第一節 |
·國際經濟法精講第二章國際貨物買賣第二節 |
·國際經濟法精講第三章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第一 |
·國際經濟法第三章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第二節 |
·司考精講第五章國際民商事關系的法律適用第四 |
·司法考試刑法精講第二十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 |
·司法考試刑法精講第二十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 |
·司法考試刑法精講第十九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 |
·2010年司法考試《刑事訴訟法》管轄問題難點 |
·司法考試刑法精講第十七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 |
·司法考試刑法精講第十七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