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291.問:最近我廠的接觸氧化池出現了一些問題,情況如下: 1、填料上滋生了很多幾毫米長的紅色小蟲,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實際廢水量350-400m3/d,調節池停留時間9個小時,沒法實現水量由很小到滿負荷的培養過程,只能一開始培養就進一半的水量來培養并投加少量紅糖,開啟沉淀池回流泵回流污泥來促進掛膜。這樣培養后接觸氧化池去除率一直達不到COD去除率50-60%的效果。這樣培養妥當嗎?掛膜時回流比多少為好?初期沉淀池并沒有多少泥也需要回流嗎? 3、接觸氧化池后面是豎流式沉淀池,接觸氧化池出口處水面以下約50厘米有一根進入豎流式沉淀池中心導流筒的ABS管。若在這根管上加個彎頭抬高其高度,如果出水離標準很接近了,用這方法來提高點接觸氧化池的水位延長點停留時間是否可行? 答:三個問題回答如下: 1、如果是俗稱的魚蟲,說明水質良好,而你說的長型的紅色蟲不是魚蟲,在水質好的水中不會出現。 2、如果污水有毒物質不高,全部用廢水來培養問題不大,紅糖就不用加了。說到回流比,一般的接觸氧化池沒有回流的,也就是說后面沉淀池的污泥不用回流的,也有設置回流管的,以便在特殊情況下用,所以要確認填料上是否有生物膜形成,如果已初步形成,就不要回流。 3、要確認出水管是在接觸氧化池內50厘米以下接出,還是出水從池面流至出水槽,再在池外的出水槽水面50厘米以下接出。如果是前者就是設計上的低級錯誤,因為無法穩定池內的液位,可以用你說的辦法來解決,如果是后者就沒問題。 292.問:我們處理的是印染廢水,現在出水水質都已達標,處理工藝是:物化→一沉池→酸化池→氧化池→二沉池→出水,酸化池和氧化池各有兩座。這兩天出現其中一座酸化池內的水變成白色,另一個池子還是跟以前一樣。請問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 293.問: 本單位處理制藥廢水,接觸氧化池采用微孔曝氣,現接觸氧化池水面上產生大量白色泡沫,水面上水的翻動比較均勻,但是溶解氧監測不出來,固定溶解氧時形成白色沉淀,請教為什么檢測不出溶解氧。 294.問:雙氧水對廢水的COD去除有多大作用? 295.問:印染廢水處理裝置,前段時間運行很好,但近幾在來六個生物接觸氧化池出現了這種情況:前三個生物膜很厚,顏色發黑,鏡檢發現鐘蟲為大多數,但后三個池子膜很薄,摸起來沒有滑膩感,能看到纖維并且塑料板上有一塊一塊暗紅色物質,將暗紅色物質放在100倍顯微鏡下觀察偶爾有鐘蟲但大部分是一種體形碩大,成節,有短纖毛,頭部(也許是為部)有兩個觸角,淡黃色透明有點像豬吻輪蟲的生物出現,請問該生物是什么生物,什么原因造成的,應該如何處理? 296.問:我公司的剩余污泥含水率在98%左右,加絮凝劑后絮凝效果很好,但在帶式壓濾機上運行時,絮凝好的污泥卻從濾帶漏下并從濾帶兩側擠出來,請問這是濾帶選擇問題還是絮凝劑的問題。 297.問:曝氣池的MLSS一段時間增加較快,一段時間又逐漸減少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原因呢?還有化驗室做MLSS時用濾紙過濾速度很慢,好有象黏性。是不是屬于粘性污泥膨脹?曝氣池混合液的沉淀上清液混濁,SV 20%,SVI= 52. 298.問:我們的好氧池采用鼓風曝氣,風機開10來分鐘,DO就上升到5mg/L左右,進水后DO又很快下降,如風機再開10來分鐘又會升到5mg/L左右,就只能停停開開了,在不進水的情況下,開10分鐘就要停1個多小時,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99.問:我單位是焦化廠,用A2/O處理蒸氨廢水,現在想請教的是排泥是否每天都要排?運行一年以來,由于進水波動大和污泥量少的原因一直沒有排泥,沉淀池出來的泥全部回流了。現在好氧池的泡沫顏色深,是不是污泥老化了?現在進水pH值為6.2,好氧池里天天加堿,出口堿度也只有49,還有鏡檢活性污泥時用十倍鏡沒有發現生物,是否正常? 300.問:關于CASS設計的問題:CASS前置生物選擇區和兼氧區,后面是主反應區,通常認為的容積比例關系是1:5:20.我看了很多設計實例,生物選擇池和兼氧區通常維持在1:1左右的關系(都在1小時左右),有時候生物選擇區甚至比兼氧區大。不知這一比例用意何在? |
環境影響評價師輔導科目 |
主講老師 |
精講班 |
考題預測班 |
報名 |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
周建勛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 | 馮老師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韓志霞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環境影響評價師污水處理技術基本知識答疑(29) |
|
閱讀下一篇:環境影響評價師污水處理技術基本知識答疑(31) |
|
|
報考直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