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281.問: 1、印染廢水處理工藝中物化工序用的是硫酸亞鐵,一沉池出水非常清澈,二沉池出水有色度,可能是亞鐵氧化造成的,現廠家需中水回用,但三價鐵超標,該如何處理? 2、化纖廢水的UASB裝置因發生酸化失敗,F想重新投入些城市污水廠的污泥(不曾厭氧消化過),進部分原水,控制COD在2000 mg/L以下,保證池子內的溫度以及堿度,讓其充分發酵,待產氣明顯,COD下降80%時再進水。這樣的思路是否可行? 答:如鐵含量不是很高的話,可用石英砂過濾,現成的流砂過濾器有買,可自動清洗砂,中水回用總要進一步處理的。 U池厭氧污泥培養初期要控制較低負荷,一般要低于0.1kgCOD/ISS.d,當CODcr去除率達到80%時才能逐步增加有機負荷,溫度只能逐步提高,最好一度一度地升。 282.問:本單位正在調試醬菜廢水處理裝置,廢水中含鹽量高,但與生活污水在調節池混合后,含鹽量不是很高。工藝流程:調節池+生物接觸氧化池+斜管沉淀池+清水池+石英砂過濾器,絮凝劑采用堿式氯化鋁,但調試效果不好,會產生大量的泡沫,在調節池中水顏色有點偏黃,在接觸氧化池中,顏色有點偏黑,并且氣味很臭。調試了半年水質一直很差,應如何處理? 283.問:我們處理的是印染廢水,平時處理量是1000t/d,最近一段時間廢水量很少,約300~400t/d,每天都要投大量的營養以維持污泥的正;钚,運行費用太大,所以想減少營養的投放量,讓一部分污泥死掉,每次減少10%的投放量,三天減一次,逐漸減少到維持處理現有廢水量的污泥正常運行。請問這樣做有問題嗎?還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 284.問:本廠的曝氣池的活性污泥狀態現在很差,MLVSS/MLSS只占到了40%左右,SVI 值也只有40~50.曝氣池混合液沉淀速度快,但絮凝效果不好,上清液混濁懸浮物可以達100mg/L.為了提高MLSS,就減少剩余污泥的排放,但效果不明顯,四五天了 污泥濃度還是沒有上去,而進水量和水質與以前并沒有大的變化,F在應該怎么辦? 285.問: 我們處理的是生產氧化鈷的廢水 ,廢水的COD5500 mg/L, NH3-N 28000 mg/L ,BOD很底 ,CL離子 7000mg/L.采用的工藝是:厭氧生物接觸氧化法+ 好氧。前期預處理吹脫NH3-N: 用生石灰和Na0H ,氨氮處理效果較好,現在35 mg/L左右。但現在Cl離子升到了14000mg/L ,應該如何處理? 286.問:本廠污水處理系統的二沉池內有大量芝麻大的紅色小蟲, 池面還有少量上浮污泥,外表褐色的,里面黑色,有的會自動下沉的。這些什么原因造成的? 287.問:造紙廢水處理采用活性污泥法,運行一直很正常,近5天因進水水溫升到41攝氏度,生化池中午的極端水溫到了42.2攝氏度,污泥出現了解體、二沉池出水水質也變得差了。雖然采取了降低進水水溫的措施后,但生化池水溫仍在40攝氏度左右,也采取了降低進水負荷,但二沉池出水效果改善不明顯。請問這種情況,運行上應注意哪些問題? 288.問:醫院污水處理難題: (無化糞池)原水:COD 612mg/L BOD:324mg/L 氨氮;53mg/L,水量是300m3/d.采用厭氧+好氧接觸氧化工藝,厭氧池反應30小時 ,接觸氧化池采用折流式池形(分2格), 后一段前端采用2只14毫米噴嘴的射流器攪拌充氧,但溶解氧應在0.5mg/L以內。 289.問:我們處理的是原料藥和制劑兩種廢水,采用的主要工藝為兩級酸化水解池+接觸氧化+沉淀,目前正在進行調試,兩周前沉淀池中生長了許多魚蟲,為了消除魚蟲,接觸氧化池采取了間斷曝氣,結果一夜之間魚蟲全部死光,出水COD明顯增高,接觸氧化池填料上的微生物量減少,現在我們連續曝氣,接觸氧化池微生物量仍就沒有增加,請問引起原因及下一步如何做?另外如何衡量酸化水解池微生物量? 290.問:廢水調節池設計上面寫明調節池中最高水位不高于進水管的設計水位,有效水深2—3米。 現有的調節池從進水管至池底3.6米,進水管至池頂還有1.5米,當水位控制在與進水管相平時停留時間為7.4小時,車間排水井與廢水調節池進水井標高差0.3米。 |
環境影響評價師輔導科目 |
主講老師 |
精講班 |
考題預測班 |
報名 |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
周建勛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 | 馮老師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韓志霞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環境影響評價師污水處理技術基本知識答疑(28) |
|
閱讀下一篇:環境影響評價師污水處理技術基本知識答疑(30) |
|
|
報考直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