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2.水環境現狀調查與監測 (1)目的(了解) 掌握評價范圍內水體污染源、水文、水質和水體功能利用等方面的環境背景情況,為地表水環境現狀和預測評價提供基礎資料。 (2)工作范圍 包括資料收集。現場調查以及必要的環境監測。 (3)調查范圍 包括受建設項目影響較顯著的地表水區域。 確定調查范圍的原則: ①考慮接納污染物的天然水體的使用功能質量標準及評價等級;②考慮下游附近的敏感區。 (4)調查時間確定原則(熟悉) ①根據當地水文資料確定河流、湖泊、水庫的豐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同時確定三個時期的季節和月份。 ②根據評價等級確定調查時期。 ③當被調查的范圍內面源污染嚴重,豐水期水質劣于枯水期時,一、二級評價的各類水域應調查豐水期,若時間允許,三級也應調查豐水期。 ④冰封期較長的水域,且作為生活飲用水、食品加工用水的水源或漁業用水時,應調查冰封期的水質水文情況。 (8)河流水質采樣(掌握) ①取樣斷面的布設 a.調查范圍的兩端。 b.調查范圍內重點保護水域及重點保護對象附近的水域。 c.重點水工構筑物附近。 d.水文站附近。 e.建設項目擬建排污口上游500m處。 ②取樣斷面上取樣點的布設 a.取樣斷面上依據河寬設置取樣垂線。 B 取樣垂線上依據水深設置取樣點。 ③取樣方式 一級評價:每個取樣點的水樣均應分析,不取混合樣。 二級評價:需要預測混合過程段水質的場合,每次應將該段內各取樣斷面中每條垂線上的水樣混合成一個水樣;其他情況每個取樣斷面每次只取一個混合水樣,即將斷面上各處所取水樣混合成一個水樣。 三級評價:原則上只取斷面混合水樣。 ④河流取樣次數 a.在規定的不同規模河流、不同評價等級的調查時期中,每個水期凋查1次,每次調查3~4天,至少有一天對所有已選點的水質因子取樣分析。 B 在不預測水溫時,只在采樣時測水溫;預測水溫時,要測日水溫的變化情況。 c.一般情況,每天每個水質因子只取一個樣,水質變化很大時,每隔一定時間采樣1次。 |
環境影響評價師輔導科目 |
主講老師 |
精講班 |
考題預測班 |
報名 |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
周建勛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 | 馮老師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韓志霞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環評師技術方法考試輔導(14) |
|
閱讀下一篇:2010年環評師技術方法考試輔導(16) |
|
|
報考直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