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中國教育史考試重點知識復習資料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11-25 16:20:50

1.書院的起源及其在組織管理和教育教學上的特點。
答:唐末宋初,官學衰落,士人失學,在理學教育思潮的推動下,傳統的私人講學得到發展,為此出現了一種高于蒙學的高級的教育組織形式即宋代的精舍和書院。書院源于唐末,興盛于宋。它以私人創辦和主持為主,將圖書的收藏和校對、教學與研究合為一體,是相對獨立于官學之外的民間性學術研究和教育機構。在宋元明清諸朝,書院逐步發展成為官學之外最主要的綜合性教育研究組織形式。書院教育的存在,彌補了封建官學的不足,填補了許多學術文化研究領域的空白。
書院在組織管理上有以下特點:機構簡單,管理人員少,學生也參與管理;課程設置靈活,不同書院有不同安排,重平時考核;學規嚴密、師生共同遵守;經費自主;重視自己的特色。
書院在教育教學上有以下特點:既是教育教學組織,又是學術研究機構;允許不同學派講學;入學不受地域限制;教學注重講明義理,躬行實踐,多采用問難論辯式,注意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師生關系融洽,感情深厚。
書院與漢代太學的區別:
a、培養目標不同。書院辦學的目標是要求弟子學做人,追求封建人格之完善,官學則是以科舉入仕為主要目的。
b、自由講學。每一學派大師主持的書院往往是該學派的學術研究和教育活動基地。
c、學生可以自由擇師入學,不受籍貫的限制。
d、教學以自學、獨立研究為主,以答疑形式進行教學。
e、倡導學術爭辯和學派交流,沒有固定的形式和組織。
2、述評張之洞“中體西用”的教育思想。
答:張之洞是我國清末著名的洋務派教育家,他的基本教育思想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這個思想集中反映在《勸學篇》中。
所謂“中學”也叫舊學,指的是封建的典章制度,倫理道德,中國的經史之學,孔孟之道。在為體的中學中,他基本的主張,在于“明綱”。為了明綱,他特別強調讀經的重要意義。讀經的目的在于以三綱五常封建倫理道德加強學生的思想訓練。所謂“西學”,張之洞歸納為“西政”和“西藝”兩方面,并認為“西政之刑獄,立法最善!标P于“中學”和“西學”的關系,他強調“中學”是根本,“西學”是末節,“中學”為主,“西學”是從。只有在通“中學”的基礎上,才能學“西學”。講“西學”,必先通“中學”;而要存“中學”,又不得不講“西學”。
“中體西用”的思想,在當時有促進改革的一面,也有阻礙教育沿著資本主義方向前進的一面。從哲學和方法論角度來看,“中體西用”思想是形而上學的。
第一,“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對教育的影響是深遠的,涉及到教育領域的各個方面!爸畜w西用”思想,一直支配著晚清教育。在“中體西用”思想的指導下,創立和發展近代學校教育,改革了傳統教育只重儒學的教育內容,增加了自然科學知識,發展了中國近代科學技術教育,培養了中國第一批不同于封建士大夫的一代新人,對中國教育的發展無疑起到了促進作用。
第二“中體西用”仍堅持維護封建專制制度和三綱五常等倫理道德,成為資產階級維新派的對立面,阻礙維新運動的發展。
第三,從哲學和方法論角度來看,“中體西用”思想是形而上學的。嚴復對“中體西用”的批駁說明了這一問題。“中學有中學之體用,西學有西學之體用,分之則兩立,合之兩亡!;“中體西用”是“西法之虛聲,而沿中土之實弊。”深刻地揭露了張之洞“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錯誤實質。
3、簡述顏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答:南北朝時期的顏之推著有我國封建社會第一部系統完善的家庭教科書《顏氏家訓》,是士大夫家庭教育的杰出代表。其家庭教育主要教育思想有:
(1)、家庭教育應及早進行,越早越好,甚至從胎教開始。
(2)、家庭教育的關鍵是父母,因此父母的行為和教育方法對子女的成長影響很大。
(3)、對子女不可“無教而有愛”,強調教子要嚴,反對溺愛偏愛。為了教育好孩子,訓督乃至體罰是需要的。
(4)、注意環境習染對子女的影響。環境影響包括周圍環境和長輩的風范。
(5)、注重家庭教育中對子女技藝的教育。指出父母對兒童學習正確的語言負有重要的責任。
(6)、最后還提出要教育子女有遠大志向,要勤奮努力。
4、簡述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答:蔡元培,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辛亥革命時期教育家的杰出代表。他的教育思想和理論,為我國近代資產階級教育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為近代中國教育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其教育思想主要體現在:
(1)、論“五育”并舉的教育方針:1912年,蔡元培發表《對于教育方針之意見》,提出了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舉的教育方針。關于普通教育的宗旨,他定為:養成健全的人格,發展共和的精神。認為健全的人格必須德、智、體、美和諧發展。
(2)、以“思想自由原則”、“兼容并包主義”為改革方針,對北京大學進行全面改革。
(3)、認為教育應當獨立,提出教育獨立于政黨與教會之外的主張。
(4)、倡導“尚自然”、“展個性”,反對注入式教學,提倡發揮兒童個性。
5、教育的起源與學校產生的基本原因。
教育起源于原始社會的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的需要及人類自身身心發展的需要。原始社會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生產勞動教育、生活習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藝術教育、體格和軍事訓練等。
原始社會的教育處于自然形態,沒有專門的組織形式,沒有階級性,沒有從生產勞動和“原始禮儀”中分離出來,沒有文字與書本,主要是通過語言、口耳相傳和行動模仿進行的。
我國的學校萌芽于原始社會末期或奴隸社會初期。由于青銅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勞動生產有了剩余,貧富差別、腦力勞動分工初步出現,學校產生的社會物質條件大致具備;社會事務日漸復雜,需要專門人員進行管理;文字的產生為日益繁復的社會知識和自然知識的積累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同時也造成了產生學校的現實需要。
6、夏、商、西周官學的基本特點。
夏代是奴隸社會教育形成時期,商代時得到進一步發展,至西周則達到鼎盛階段。奴隸社會的經濟、政治條件,決定了當時只有官學而沒有私學,官學機構與政治機構聯系在一起,沒有分離獨立,歷史上稱這種現象為“學在官府”。教師都由官吏兼任,亦即“官師合一”。西周已建立兩大系統的學校,即國學和鄉學,國學分為小學和大學兩級。西周國學的教育內容包括德、行、藝、儀四個方面,而以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為基本內容。
7、漢代太學的特點。
公元前136年,漢武帝廢除了諸子各家博士,專設《詩》、《書》、《禮》、《易》、《春秋》等五經博士,這是中國歷史上“獨尊儒術”的標志。公元前124年,丞相公孫弘奏請為五經博士設立博士弟子,標志著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太學的誕生。博士,即是太學的教師。博士弟子,即是太學的學生。太學教育的基本特點:
a、為國家培養“經明行修”的官吏。“經明行修”是對官吏才能和道德的要求。即必須通曉一種或兩種經書,并具備“三綱五常”的德行。“三綱”的內涵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奔慈省⒘x、禮、智、信等五種道德觀念。
b、御定統一的教材。儒家經典“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是太學法定的教材。
c、傳經必須遵守“師法”和“家法”。
d、建立的定期的考試制度。太學首創一歲一試的制度!霸O科射策”,分甲科、乙科兩種程度命題,進行抽簽考試,按成績等第,分別授予不同的官職
8、唐代儒學與?茖W校的特點。
唐承隋制,儒學教育仍分立為“三學”,即國子學、太學和四門學,統由國子監管轄。它們的教育目標都是培養“經明行修”的官吏!叭龑W”與漢代太學的不同點是:
a、強化了學校的等級性。三品以上的子弟入國子學,五品以上的子弟入太學,七品以上的子弟及民間“俊秀”入四門學。
b、制定了較完備的教學計劃。將儒家經典分大經、中經、小經三類,分別規定了學習年限。
c、增加了考試類別。除歲試外,有旬試、畢業試。
d、建立了休假制度,即旬假、田假、授衣假。
e、出仕要經過科舉考試,一般不能直接授官。
唐代?茖W校附屬于官署,由官署的行政長官直接領導監督,具有以下辦學特點:
a、將行政職能、科學研究和培養人才三者緊密地結合起來,不脫離具體的業務實踐,有利于理論和實踐的聯系。
b、能迅速地反映本官署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能及時地培養、輸送人才。
c、學校的水平和成效,隨該官署行政長官的文化素質、科技水平而變化,所以興衰無常。
糾錯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資料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課程報名入口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竹菊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 | 日韩一区二区写真视频 | 熟女一区二区不卡 |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 一级a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