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第一,正確認識"先富"與"共富"的關系。
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目標和社會主義優越性的比較重要表現。但是,共同富裕決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必然會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其客觀經濟根據是:一貫徹按勞分配的必然結果;二實行按要素分配的政策,使擁有各種生產要素的所有者能得到更多的收入;三實行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把調動積極性、提高效率放在優先位置,也會使人們的收入差距拉大;四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價值規律和競爭的作用所造成的優勝劣汰,也會導致收入的差距。但這并不是對共同富裕的否定,和兩極分化也有著本質區別。實現社會主義的共同富裕是有先有后的。鼓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是由當前客觀的經濟條件決定的,它并非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要求,但卻是達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達到共同富裕的捷徑"。這就是說,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樣,通過他們的示范作用、幫助作用和帶動作用促進其它地區、其他勞動者學習先進,提高經濟效益,再加上國家對收入的調節,比較終保證全體勞動者波浪式的共同富裕。
讓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前提,是鼓勵辛勤努力成績大的人和有條件快速發展先富、致富的方式,是通過誠實勞動致富、合法致富。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政策可以把效率與公平有效地協調起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是一個普遍關注的問題,兩者既可以相互促進,也可以此消彼長,可以說是"餡餅"做的大小和如何分割的關系?偨Y經驗教訓,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我國分配制度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這一原則是符合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的。在個人收入分配方面,必須在促進效率提高的前提下體現公平。一方面把提高效率放在首位,這有助于鼓勵先進,發展生產,為進一步實現社會公平提供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對過高的個人收入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調節,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防止兩極分化,盡量做到社會公平。離開生產力發展水平,把抽象的社會公平作為處理分配問題的比較高原則,以及借口提高效率,主張兩極分化,都是十分有害的。它非但不能實現社會公平和提高效率,反而會破壞生產。離開共同富裕的目標,單純強調效率,使收入分配差距擴大到社會難以承受的程度,會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失去發展生產力、提高效率的基本條件,也會背離社會主義的價值取向和終極目標。
第二,注重社會公平,防止兩極分化。
按照黨的十六大報告精神,堅持和實行"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需要正確處理好收入分配的各種關系,主要有:
(1)提倡奉獻精神和落實分配政策的關系:既要提倡奉獻精神,又要落實分配政策。提倡奉獻精神是就社會成員的個人而言,對自己所承擔的勞動和工作要有盡職盡責、多做貢獻的精神,社會要提倡和鼓勵這種精神。落實分配政策是就社會的角度而言,要按現階段的分配政策,使社會成員的奉獻得到應有的合理的回報,以保護、鼓勵和調動社會成員繼續奉獻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反對平均主義和防止收入懸殊的關系: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懸殊。平均主義、收入懸殊都不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和市場經濟的規律,違背共同富裕的比較終目標。
(3)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和再分配注重公平的關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發揮市場的作用,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公平既是社會主義的原則和要求,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注重社會公平,就是要在收入分配中防止出現收入差距過大和兩極分化的現象。理順分配關系,事關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積極性的發揮。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要以有利于發展生產力為出發點,以共同富裕為目標,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數、中等收入者占多數的"兩頭小、中間大"的分配格局。
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強收入分配宏觀調節,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公平,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調節過高收入,堅決取締非法收入,促進共同富裕。
十七大報告強調,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深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貧標準和比較低工資標準,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擴大轉移支付,強化稅收調節,打破經營壟斷,創造機會公平,整頓分配秩序,逐步扭轉收入分配差距擴大趨勢。
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課題。講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注重公平才能促進和諧,堅持效率和公平有機結合才能更好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我們把提高效率同更加注重社會公平結合起來,比較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比較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不斷促進經濟效率提高、促進社會和諧。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8
2011.04
二、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8
2011.04
第三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 一、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
18
2011.04
三、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是堅持和......
18
2011.04
二、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 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
18
2011.04
第二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 社會主......
18
2011.04
第八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 復習提示:本章主要講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生產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