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問題,實質上就是所有制問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作為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歷史的必然,它揭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關系內在的本質特征。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根據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具體實際,改革同生產力發展不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并指出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必要補充。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指出,必須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方針。1997年黨的十五大全面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第一次明確提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針對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提出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闡述,由"必要補充"改為"基本方針",由"基本方針"明確為"基本經濟制度",進而強調要"堅持和完善"。這是在總結社會主義建設長期實踐,特別是在總結20世紀90年代以來改革開放實踐的基礎上,對馬克思主義所有制理論的新發展。
確立這一基本制度的的基本依據是:
建立和調整所有制結構的理論依據,是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規律。我國生產力的總體落后、多層次和不平衡狀況,要求有多種經濟成分與之相適應,才能促進生產力進步,否則只能束縛和阻礙經濟的發展。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這一制度的確立,是由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國情決定的:
第一,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堅持公有制作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公有制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征,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只有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才能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離開了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就不能體現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
第二,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需要在公有制為主體的條件下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首先是由我國多層次、不平衡的生產力水平決定的。另外,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經濟本身還不完善、不成熟,還沒有能力包羅社會經濟的一切領域,這就需要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與公有制經濟一起共同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第三,一切符合"三個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立怎樣的所有制結構必須以"三個有利于"為標準,克服姓"公"姓"私"的傳統觀念束縛。凡是符合"三個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不論是公有制經濟還是私有制經濟,都應該得到發展,都應該利用它來為社會主義服務。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8
2011.04
第八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 復習提示:本章主要講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生產關系......
18
2011.04
二、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 所謂全方位,就是不論對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
18
2011.04
第三節 毫不動搖地堅持對外開放 一、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 改革和開放緊密相連,鄧小平把......
18
2011.04
二、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改革、發展和穩定三者相互促進、相互統一,它們之間存在著......
18
2011.04
第二節 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改革 一、改革的全面性 中國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這是由改革的......
18
2011.04
五、必須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而不能走回頭路 1.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事實雄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