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所國內外知名重點高校校訓大盤點
校訓,并不如“訓令”般嚴肅,而實為一種人文積淀,展現的是大學之氣度。欲對一所大學的辦學特色與精神特質有一個簡明概要的認知,過于龐雜的信息往往會令人眼花繚亂,不得其要。然而品讀校訓,卻能夠讀出一所大學的精神內核。
誠如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辦學者在學校初建時就明文訓令,雖年代久遠,但古意盎然間仍生機勃發;武漢大學的“自強,弘毅,求是,拓新”則是辦學者將業已形成的校園精神提煉而成,從而歸納現實,指引將來,復旦大學的“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更多展現的是學校的人文氣質與辦學理念;北京舞蹈學院的“文舞相融,德藝雙馨”更多打著學科特色的深刻烙印。然而無論由何種途徑得來,也無論展現學校的何種特色,校訓,都是歷經時光淘洗與歷練后所凝結的最精華的思想。品校訓,如讀校史、如觀校景、如識校風,寥寥幾字,一所大學的辦學傳統、教育理念、文化氛圍、學科特色與學子氣質便躍然紙上,或簡約樸實,或古樸厚重。這份大學無形的精神財富,對內是一種文化向心力,對外則是學校個性和精神面貌的縮影,實乃大學之魂。
然而當前,校訓“同質化”之風益盛,縱觀高校校訓,“團結”、“勤奮”、“求是”、“創新”已成校訓的“高頻”詞匯。不顧本校實際或不辨本校風貌,盲目口號式的校訓,實則是對校園文化的污損,勸勉作用更無從談起。立意深刻、傳承文化,反映大學之追求、學子之氣質的校訓,才能謂之好校訓。于此,筆者暫取六所歷史悠久、人文積淀深厚的大學校訓共同賞析,于校訓間,品讀中山之氣質、南師之品行、川大之理念、法大之不凡、南開之風氣、河大之目標。
中山大學:博學 審問 慎思明辨 篤行
原文出自《禮記·中庸》:“博學也,審問也,慎思也,明辨也,篤行也。”含義:廣泛學習,詳細詢問,周密思考,明確辨別,切實實行。
1924年,孫中山先生在這塊革命熱土上創辦了廣東大學和黃埔軍校。在當年廣東大學的開學典禮上,先生親自確定并手書了“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十字校訓,其現代意義也就是中山先生告誡學生的“革命不忘讀書,讀書不忘革命。”無論是原來的廣東大學還是現在中山大學,也無論如何滄海桑田,這十個字已經成為每個中大人的心靈支柱。
廣州自由濃郁的氣質為中大人踐行“博聞”提供了極其便利的條件,而在其基礎上的“篤行”則更為人所稱道。不尚空談,也不喜夸大宣傳或“作秀”——中大對許多或可成為展示“亮點”的工作和成就淡然處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各大高校紛紛比拼大學排行、SCI名次的喧囂之中,更是發出一聲“中大精神”的清音。即使是聲名顯赫的體育冠軍、文娛明星,在中大也過著相當平靜的生活。“大學是一個學術共同體”,這是校長黃達人眼中辦學的最根本理念,在此理念之下,中文系本科生實行四年導師制,大一百篇作文、大二八篇書評、大三學年論文和大四畢業論文。建校八十余年,歷史蹁躚,但嚴謹治學、知行合一仍然是中大人心中常駐的精神種子。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