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試題
請以“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擬題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選文體,且文體特征鮮明。
試題評析
2007年的高考作文題沒有為考生提供任何材料,直接要求考生以“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為話題進行寫作,這樣就避免了以往高考作文情境設置煩瑣復雜、考生審題難度太大的弊端,大大降低了對考生思維的限制,為考生提供了更為自由、更為開放的寫作空間,從而更有利于展示考生的實際寫作水平,提高試題的區分度,充分體現高考的選拔功能。
對考生而言,“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這個話題并不難把握,只要能夠扣住話題所規定的“時間”和“記憶”的關系布局謀篇,就不會出現偏離題意的現象。“記憶”是每個人的正常思維活動,考生決不會因為涉世未深、閱歷尚淺而無話可說,所以這個話題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符合高考命題的基本要求。但要寫出好文章,立意就顯得非常重要,而文章立意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對“記憶”內涵的理解。這里的“記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記憶,而是生活中的不同尋常的事情留在內心的深深烙印。這些“記憶”,留給我們的內心感覺或宏大,或涓細;有的喜悅,有的痛苦;有時是一種強烈的震撼,有時是美的陶冶,有時則是深深的啟迪。對所有人來說,這種在內心深處引發的豐富情感和震撼,不但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化,反而會歷久彌新,永不磨滅。在選材和立意方面,這么多的角度,這樣大的空間,對考查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寫作水平非常有利。它不僅可以考查考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多方面的材料積累,能夠較充分地體現“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的目標要求,而且還涉及到審美、智慧、情操、人格、價值體系建構等諸多方面,對考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也有較高的要求。這既是新課程“三維”目標的充分體現,也必將對學生健康向上的價值體系和道德情操的形成產生積極影響。
在選材方面,要注意對高度、寬度和深度的把握。所謂高度,是指要選擇那些能反映宏大主題、時代主題,能以小見大的寫作材料,避免格調低下,“無意義”敘議。所謂寬度,就是選材“面”要廣,立足寬廣的生活來廣搜素材。所謂深度,就是要避免流水賬,不寫“口語體”,在展開議論時,為了把道理說得透徹,說得生動豐富,說得令人心服口服,常常要一層層地逐漸深入,不斷地開拓出新的境界。魯迅先生說過:“選材要嚴,開掘要深。”“開掘要深”,就是寫文章不滿足于就物寫物,就事論事,而要根據所寫的事物去做一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入挖掘工作,從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質意義。這樣,文章的主旨才能升華,文章的含義才能深刻。寫文章猶如挖井取水,不掘到深層,難涌出清冽的泉水來。要想寫出立意深遠的好文章,就應該在對材料的選取上下工夫。
育路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