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務師基礎知識考試重點匯總(二)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0-10-27 17:18:57
第四章
1、 統計的特點:
(1) 數量性
(2) 總體性
(3) 社會性
2、 統計的作用具體體現在統計同時具有信息、咨詢、監督三種職能上。
3、 統計的工作過程分為: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數據的整理、統計分析四個階段。
4、 數據資料是進行統計研究的基本依據,搜集完整、準確的數據資料對于正確認識客觀事物,揭示事物的數量規律性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5、 確定調查項目,注意:
1、 調查項目的含義必須明確、不能含糊不清,否則會使被調查者產生不同理解而做出不同答案,造成匯總時的困難。
2、 設計調項目時,既要考慮調查任務的需要,又要考慮是否能夠取得答案。
3、 調查項目應盡可能做到項目之間相互關聯,使取得的資料相互對照,以便了解現象發生變化的原因、條件和后果,便于檢查答案的準確性。
6、 調查表一般由表頭、表體、表腳三個部分組成。
7、 調查表格的形式分單一表和一覽表兩種。
8、 調查方式有普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和統計報表制度先進。
9、 調查方法有詢問法、觀察法、報告法和文案調查法等。
10、 統計調查的方式:
(1)、 普查:是專門組織的一次性的全面調查,用來調查屬于一定時點上或時期內的社會經濟現象的總量。
(2)、 抽樣調查:是按照隨機的原則,從總體中抽取一部分單位作為樣本來進行觀察、并根據其觀察結果,從數量上推斷總體指標。
(3)、 重點調查:是一種非全面調查,是在調查對象中選擇一部分對全局具有決定性作用的重點單位所進行的調查。
(4)、 典型調查:是在調查對象中有意識地選出個別或少數有代表性的典型單位,進行深入的周密的調查研究。
(5)、 統計報表制度:是統計部門搜集資料的一種組織形式。
11、 統計調查的方法:
1、 初級資料搜集的方法:訪問法(面談法、電話調查、郵寄調查、留置調查)、觀察法、報告法。
2、 次級資料搜集的方法:文案調查法。
12、 數據的表現形式
(1) 字符:是統計數據處理中最小存取單位。
(2) 基本數據項:由一個或多個字符組成,具有獨立邏輯含義的最小數據項,是統計指標具體的數值。
(3) 組合數據項:由多個基本數據項組成。
(4) 記錄:由若干個基本數據項或組合數據項組成。
(5) 文件:同類記錄的集合。
13、 數據處理設計包括:
(1) 數據的信息標準化。
(2) 準備機器載體并進行檢查。
(3) 數據處理所用算法、軟件的設計與選擇。
(4) 整個數據處理設計要考慮延續性,要利于調查資料數據庫的管理。
14、 數據錄入的方法:鍵盤錄入法、光電輸入法、介質輸入法。
15、 數據匯總的方法主要有:疊加匯總、分類匯總、過錄匯總。
16、 數據匯總的組織形式:
(1)逐級匯總
(2)集中匯總
(3)逐級匯總與集中匯總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