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關注:國際學校學費排名外地學生在北京上學?預約學校開放日
每到開學,家長們就開始擔心兒童食品安全問題。學校周邊的小賣部里,幾毛錢一包的小零食,既無生產日期,也無QS標識。孩子上學前,許多家長都會叮囑“不可以亂買東西吃”。
在昨日的政協分組討論中,第十三組迎來了今年“兩會”開幕以來最熱鬧的一次討論,委員們積極建言,討論從早晨8時30分一直延續到中午12時,“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問題引起高度關注。
政協委員周玉良說,食品安全已是一個社會問題。食品的制造和加工流通企業多,校園周邊充斥著缺乏監管、混亂無序的小食品店和流動攤販,出售未經檢驗不符合衛生安全標準的食品,嚴重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
“我接著周委員的話說。”謝逢娥委員接過話題。“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做父母的十分頭疼。為防止小孩貪吃,每天還未放學,便在學校門口接孩子。不能去接的話,就在孩子的書包里放點零食,避免孩子另外再買”。
謝逢娥建議政府將兒童食品安全作為民生的頭等大事抓,確保兒童買得放心、吃得安心、家長舒心。
有委員認為,校園周邊的食品安全問題,應上升至更高層面,調整多部門各司其職的食品安全監管職能,理順監管體制,成立統一、高規格的監管部門,組建安全執法監管隊伍,實現以一個部門為主的綜合性、專業化、成體系的監管模式,由這一部門全過程負責食品質量監管。
還有一名政協委員感嘆食品質量的“倒退”。他回憶說,上世紀70、80年代雖然沒有現在的質監部門,但出售三無產品還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現在層層監管、把關,而校園周邊的“放心零食”,反而越來越不讓人放心。該委員建議,校園周邊食品安全首先要控制源頭,集中生產,其次要三令五申、嚴格執法。
越來越凸顯的校園食品安全問題,該怎樣解決?分組討論一結束,謝逢娥就被記者圍住。
“以市區各幼兒園和中小學校等校園主要出入口為中心,在區域內設立‘兒童食品安全保護區’。幼兒園、學前班,小學、初中、高中、特殊學校及未滿18周歲的人群,都是受保護的對象。”謝逢娥提出了一個想法。
入學幫助熱線:010-51268841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國際學校擇校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