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英語雜志》欄目的平臺上主辦的"/>
大家都在關注:19年7月國際學校開放日全國優質國際高中國際初中國際小學推薦
中央電視臺“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大賽)是中央電視臺社教節目中心
在《希望-英語雜志》欄目的平臺上主辦的面向全國觀眾的大型電視英語比賽,
大賽本著“培養興趣、增強信心、展示風采、樹立榜樣”的原則,為所有愛好英
語的電視觀眾提供了一個鍛煉自我、認識自我、展示自我、捕捉機遇的舞臺,深
受廣大觀眾的歡迎。
大賽自2000年起,至今已經歷十年,每年舉辦一屆。大賽以其自始至終的權
威性、公正性以及媒體特有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引起各方的關注和推崇。參賽選手
涉及各行各業,以在校學生為主,分別來自各省、市、自治區。影響人數累計超
過8000萬。
2006年-2008年,中央電視臺與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共同合作,
連續三年在大賽的進程中融入奧運理念,配合奧組委的青少年奧運教育計劃,在
全國的參賽者中開展奧運知識和奧運精神的傳播。是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早利
用電視媒體平臺普及奧運知識,弘揚奧運精神的節目。獲得了中央電視臺和北京
奧運組領導以及電視觀眾的一致好評。
自2009年度大賽開始,中央電視臺和WWF (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在大賽
中融入自然環保的理念,宣傳節能減排的知識,在青少年環保教育中起到引導和
宣傳的作用。為我國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構建和諧社會貢獻一點力量。
2010年“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與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合并為“中央
電視臺英語演講風采大賽”,并與上海市世博協調局進行合作。同時,大賽還組
建了官方網站:“希米網”,將互聯網技術用于比賽中,開展了網絡賽區的比賽。
該年直接報名參賽累計超過500 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
大賽進程分為全國選拔賽、全國預選賽和全國總決賽三個階段,全國選拔賽
采取在各地方設立分賽區的形式,報名的選手根據自己所處的地區到相應的賽區
進行比賽。大賽分為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大學組、職業組五個組別,通過
資格賽、初賽、復賽、半決賽、決賽幾個層次進行。
歷史記錄
2000年2 月至7 月,首屆大賽舉行,全國分為7 個賽區,20名選手不分組別
參加了全國總決賽。上海外國語大學的詹瑩獲得了首屆大賽第一名。首屆大賽的
播出,給全國火熱的英語學習浪潮增添了一付催化劑,其新奇靈活的比賽形式,
絢麗的視覺效果,輕松愉快的風格,選手們靚麗的青春風采和高超的英語水平讓
觀眾耳目一新。
2001年2 月至8 月,第二屆大賽舉行,來自19個省市的54名選手參加了全國
總決賽,選手們不僅得到了鍛煉,彼此還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第二屆大賽在社會
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觀眾報名踴躍。據統計年齡最大的報名者已經是86歲的老
者,而年齡最小的是3 歲半的幼童。
2002年2 月至7 月,第三屆大賽舉行,36名選手從16個省市匯集到中央電視
臺參加了全國總決賽。第三屆大賽的報名階段更加火爆,在各賽區的報名點,前
來報名的人群絡繹不絕。第三屆大賽也得到了有關領導的重視,教育部部長助理
和中央電視臺副臺長觀摩了大賽并給獲獎者頒獎。
2003年1 月至5 月,第四屆大賽舉行,來自21個省、市、自治區的45名選手
角逐第四屆“希望之星”的冠軍稱號。第四屆大賽舉行之日,時值我國舉國上下
萬眾一心抗爭“非典”,所有參賽選手、評委和工作人員以大無畏的精神堅持比
賽,并取得了圓滿的結果,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首抗擊“非典”的頌歌。
2004年1 月到5 月,第五屆大賽舉行,來自31個省、市、自治區的88名選手
分四個組別參賽,原來的中學組首次分割為初中組和高中組。第五屆大賽是總結
創新的一屆大賽,參賽選手遍布除港澳臺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區,無論是參賽選
手的規模、賽程賽制的設置、評委的隊伍、選手的水平甚至現場的舞美布置都是
一個新的高點。相關企業為大賽提供了總冠名贊助,標志著大賽影響的不斷擴大。
2005年3 月25日至4 月3 日,第六屆大賽在北京舉行。北京賽區代表隊榮獲
團體總分第一名。第六屆大賽為了讓更多的優秀選手來到北京鍛煉交流,在決賽
前設立了“預選賽”,增加了筆試的環節,高標準地考核了選手的英語語法、詞
匯等基礎理論水平。來自全國的248 名選手聚集北京,共同參與了這場英語盛會。
遼寧和江蘇首次產生了冠軍,也標志著大賽影響的普及和深入。
2006年6 月9 日至19日,2006年度中央電視臺迎奧運“希望之星”英語風采
大賽在北京舉行,本年度大賽在全國開設了21個分賽區,其中福建省第一次以賽
區的形式正式加入到大賽的大家庭中。260 名選手齊聚北京,參加本年度的英語
盛宴。
2007年6 月8 日,2007年度中央電視臺迎奧運“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全
國總決賽在北京拉開了帷幕,284 名選手從23個賽區的近40萬選手中脫穎而出,
聚集到北京,在“希望之星”的舞臺上,以“自信成就夢想”的信念,用英語向
世界闡述他們對奧運精神的詮釋,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期盼和渴望。6 月21日
的頒獎典禮上,北京奧組委、中國國際人才開發中心和中央電視臺的領導們向選
手們頒獎,并對他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8年5 月,2008年度大賽開始,“希望之星”的旗幟又在全國掀起一片
“賽英語,迎奧運,展風采”的狂潮,全國21個賽區的選手加入學習英語技能,
弘揚奧運精神的大賽中來。來自四川綿陽地震災區的李卓潾,帶著震后的悲痛,
在中央電視臺的舞臺上述說著對奧運的向往和對全國人民的感激。北京奧組委的
領導對大賽三年來宣傳奧運的成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2009年是“希望之星”的十歲生日,十年來“希望之星”在不斷成長,見證
了我國經濟發展的突飛猛進,見證了我國英語教育的不斷進步,見證了一屆又一
屆“希望之星”們的閃亮。隨著2009年度大賽的舉辦,“希望之星”十年慶典之
際,新的“希望之星”冠軍即將在北京誕生,在全國數以億計的英語愛好者當中,
你,準備好了么?
2010年“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與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合并為“中央
電視臺英語演講風采大賽”,并與上海市世博協調局進行合作。同時,大賽還組
建了官方網站:“希米網”,將互聯網技術用于比賽中,開展了網絡賽區的比賽。
該年直接報名參賽累計超過500 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
入學幫助熱線: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國際學校擇校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