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談判與推銷技巧試題
課程代碼:00179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2小題,每小題1分,共22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談判各方協商和采取協商行動,尋求實現商業利益的相互作用的過程,被稱為( 。
A.談判
B.商務談判
C.交易談判
D.價格談判
2.根據博弈論,引導合作和創造價值的談判策略可以( )
A.提高談判的重復性
B.提高談判者的機會主義行為
C.增加談判的對手
D.擴大談判的范圍
3.能夠使談判雙方結果達到帕累托改進的是( 。
A.談判者利益
B.無形利益
C.經濟收益
D.聯合收益
4.談判空間是指談判雙方的( 。
A.保留價格之差
B.底線價格之差
C.可接受價格之差
D.交易價格之差
5.當談判關系及談判目標的實現同時重要時,理想的談判戰略是( )
A.競爭戰略
B.折中戰略
C.合作戰略
D.回避戰略
6.價格談判正式開始的標志是( 。
A.報價
B.還價
C.討價
D.定價
7.在實踐中,基本不采用的讓步方式是( )
A.等額讓步
B.遞減讓步
C.一次性讓步
D.堅定的讓步
8.當談判雙方實力相當時,制造僵局的目的是( 。
A.爭取有利的談判條件
B.改變已有的談判形勢
C.獲取更大的利益
D.達成一致的協議
9.下列選項中,屬于形成談判僵局的客觀因素是( 。
A.談判者經驗
B.談判禮儀
C.談判者需求
D.談判對手的文化背景
10.在談判中不容易出現對方抵觸的僵局處理策略是( 。
A.權力性推動
B.程序性推動
C.尊重性推動
D.壓力性推動
11.談判溝通與促銷溝通的主要區別是( 。
A.目的不同
B.方式不同
C.效果不同
D.環節不同
12.談判溝通的目的是( 。
A.說服
B.理解
C.達成
D.合作
13.跨文化談判中,更習慣采用較直接溝通方式的國家是( )
A.法國
B.美國
C.日本
D.俄羅斯
14.在跨文化談判中,使自己被對方接受的關鍵是( 。
A.了解對方文化
B.增加溝通技巧
C.不以自我為中心
D.克服語言障礙
15.企業實現銷售的關鍵是( 。
A.廣告
B.產品品牌
C.產品產地
D.人員推銷
16.適用于產品類型較多、技術性強的推銷人員的組織結構是( 。
A.區域式結構
B.顧客式結構
C.產品式結構
D.復合式結構
17.約見顧客非常靈活方便并可反復使用的方式是( 。
A.當面約見
B.電話約見
C.信函約見
D.委托他人約見
18.使用FABE介紹法介紹產品時,其中的E是指( )
A.介紹產品的特征
B.介紹產品給顧客帶來的利益
C.提出證據說服顧客,促成交易
D.分析產品的優點
19.提高發貨水平的關鍵是( 。
A.訂貨協議
B.訂貨時間
C.訂貨顧客
D.訂貨控制
20.客戶對服務是否滿意的決定因素是( 。
A.總客戶價值
B.總客戶成本
C.客戶的讓渡價值
D.附加服務價值
21.幫助中間商開展促銷活動屬于( 。
A.間接的激勵中間商
B.直接激勵中間商
C.經濟上激勵中間商
D.道義上激勵中間商
22.能直接基于產品和服務而形成的顧客忠誠是( )
A.產品忠誠
B.情感忠誠
C.行為忠誠
D.認知忠誠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2分,共12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3.談判的構成要素有( 。
A.談判主體
B.談判客體
C.談判環境
D.談判時間
E.談判方案
24.談判中的沖突主要有( )
A.利益沖突
B.結構性沖突
C.價值沖突
D.關系沖突
E.數據沖突
25.談判者的價格目標層次有( 。
A.初始價格
B.最高價格
C.理想價格
D.底線價格
E.保留價格
26.零售終端陳列的組成要素有( 。
A.產品陳列
B.售貨員
C.附屬性廣告制造氛圍
D.信息傳遞
E.分銷設備
27.根據與企業關系的不同,可將企業的客戶劃分為( )
A.顧客
B.集團購買者
C.供貨商
D.分銷商
E.特許經營者
28.CRM系統最基本的功能是要滿足企業一些部門的需要,這些部門包括( 。
A.后勤部門
B.人力資源管理部門
C.市場部門
D.銷售部門
E.服務部門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
29.談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0.如何理解“最佳替代選擇確定了談判價格區間和談判的限度”?
31.簡述談判溝通的過程及各環節之間的相互關系。
32.簡述約見顧客前銷售人員準備工作中要確定的主要問題。
33.簡述重視客戶服務的意義。
34.簡述客戶關系管理的內涵。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5.試述談判準備過程及其在談判價值鏈中的地位與作用。
36.聯系實際說明推銷人員應具備的素質。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0分)
37.A集團主要生產自有品牌PC機。為擴大銷售,其在1986年最先采用代理制。而當其一年之內發展了8家代理商后,代理商與直銷部門產生了矛盾,其電腦只得采用分公司—代理—用戶的銷售模式,在全國建立了7家分公司。1990年該集團擁有了50家代理商,但分公司與代理商之間又產生了目標激勵的沖突,因為分公司也有利潤壓力,不可避免地與代理商爭奪客戶,對代理商積極性打擊很大,為解決這一問題,A集團對其分銷渠道作了進一步調整,最終采用廠商—總代理—二級代理—用戶的渠道模式。
問題:
(1)A集團代理商與直銷部門之間的沖突屬于什么類型的沖突形式?
(2)在代理商與分公司之間的沖突中,該集團采取了什么樣的化解對策?
(3)你對A集團最終選擇的渠道模式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