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精講講義(8)
來源:發布時間:2009-03-28
案例
江蘇徐州闞山發電廠一期工程
與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劃的符合性分析
與地方規劃相符
工程選用主體工藝及設備屬于國家鼓勵類,符合相關產業政策配套建設環保設施符合相關技術政策要求
另外火電廠建設項目對水資源的需求量極大,在進行政策分析時,還要考慮到與當地水資源規劃的相符性
項目分析
·項目污染的特點:此類項目可能的污染因素主要包括燃煤產生的廢氣對大氣環境的影響;燃煤產生的大量粉煤灰廢物對周圍地表水、地下水環境的影響;噪聲對周圍敏感區和敏感點的影響;電的影響;噪聲對周圍敏感區和敏感點的影響;電站溫排水對接納水體水質的影響(尤其是采用直流冷卻工藝電廠)
·對于火電廠類建設項目,應詳細說明燃料的來源、特征、運輸、貯存等內容
·應清楚交代用水來源,并分析水資源供給的保證性,并交代清楚是否取得用水許可性
應有全廠硫平衡和水平衡
·源強統計應加強對煤塵和煙塵無組織排放的分析
·項目建設在較敏感地區時,應提供多個廠址比選,從環境角度對廠址選擇可行性進行分析
·清潔生產分析時,應重點關注工藝先進性、能耗指標和水資源利用指標
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
應結合項目污染特點及主要污染要素,對項目評價區域內的環境質量現狀進行調查和評價
大氣方面應詳細調查氣象資料,結合確定大氣可能影響到的地區(敏感區、點),了解評價區和這些敏感點的大氣質量現狀,主要考慮的因子為SO2、NO2、TSP和PM10,并分析超標原因
噪聲現狀調查的重點是確定評價區內的敏感區和點,并說明它們與建設項目廠址的空間關系
固體廢物方面,應詳細說明灰場的地理位置、地質特征,與周圍敏感區、點和保護目標的空間位置關系,其它環境要素尤其是地下水資源的關系
因火電廠排放物中涉及到國家總量控制因子,通常應進行區域環境容量分析,即應對調查了解或核算建設項目所在地的大氣環境容量
環境影響識別與評價
大氣影響評價因子: SO2、NO2、TSP、PM10
水環境評價因子:溫度、SS、COD等
評價重點:廢氣排放、噪聲、灰場環境影響、溫排水影響
環境影響預測:廢氣排放對下風向敏感點空氣質量的影響,包括小時濃度、日平均濃度和年平均濃度,還應包括不同穩定度下最大軸線濃度預測,并對煙囪高度合理性進行論證;應對非正常工況下的環境影響進行預測;灰場環境影響預測、風險評價分析等。
環保措施分析
考察SO2、NO2控制措施的技術經濟可行性
煙塵控制措施進行技術可行性論證時,既要考慮總的捕集效率,還要考慮除塵系統的分級捕集效率
冷卻塔噪聲是火電類項目較為普遍的問題,噪聲防治應重點針對這類噪聲源的控制
應制訂完善的灰場環境影響監測計劃,提供明確的灰場服務期滿以后的餓生態恢復方案和監督計劃。
環境可行性分析
選址可行性
達標排放可行性(環保措施分析結論)
環境質量要求符合環境功能區劃的可行性(現狀結果與預測結果疊加后是否符合功能區要求,如本案例中的大氣、噪聲)
總量控制指標可行性(本案例中的SO2、煙塵總量控制指標及保障措施的可行性)
教材中的習題答案
1、火電廠運行過程中主要環境影響是什么?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1)火電廠運行過程中主要環境影響是:
①燃煤發電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SO2、NO2、PM10)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②煤場揚塵對下風向局部區域的影響;
③各類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冷卻塔排污水對周圍水體的影響;
④貯灰場干灰場不展壓、大風條件時楊塵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⑤貯灰場的灰渣淋溶水對地表水和地下水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⑥各種運轉設備產生的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冷卻塔產生的噪聲影響最大。
(2)主要污染源有:
①鍋爐
②煤場
③貯灰場
④煙氣治理設備
⑤各種設備:鍋爐、汽輪機、發電機、磨煤機、空壓機、引風機、冷卻塔、循環水泵等。
(3)主要污染物有:
①大氣污染物:SO2、NO2、PM10。
②水污染物:pH、BOD、COD、石油類、SS、總磷、鹽類。
③噪聲
④灰渣
2、針對火電廠鍋爐煙氣排放,大氣環境影響預測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哪些內容?
(1)NO2、SO2、煙塵(PM10)的允許排放量和排放濃度。
(2)預測NO2、SO2、煙塵(PM10)在不利氣象條件下的1小時平均濃度、不同穩定度條件下最大落地軸線濃度、離源距離、出現頻率。
(3)預測NO2、SO2、煙塵(PM10)日平均濃度,分析日均濃度的規律,最大地面濃度狀況,繪制日平均濃度等值線圖。
(4)預測NO2、SO2、煙塵(PM10)日平均濃度,分析日均濃度的規律,最大地面濃度狀況,繪制日平均濃度等值線圖(每個典型日對應一張等值線圖)。
(5)列表給出主要關心(敏感)點三種污染物日均濃度的現狀值、預測值和疊加值,并給予評價。
(6)對煙囟高度合理性論證.
(7)若項目在平原地區,要預測年平均濃度。
3、灰場選址應注意哪些問題,灰場主要環境影響及應采取的減緩措施有哪些?
(1)灰場選址應注意:
①灰場的地質巖層透水性要差,地質構造盡量避開斷裂帶。
②應避開地下水主要補給區和飲用水源含水層、泉域重點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敏感保護目標;
③灰場周邊村莊應符合500m衛生防護距離的要求。
(2)灰場主要環境影響:
①貯灰場干灰場不展壓、大風條件時楊塵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②貯灰場的灰渣淋溶水對地表水和地下水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粉煤灰含有多種成分,其中F-和總硬度是引起地下水水質惡化的主要污染物。灰水對地下水污染的影響因素是與滲水量有關的因素,一是是與包氣帶和含水層性質有關的因素。
③貯灰場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3)灰場應采取的減緩措施有:
①在灰場及灰壩下設防滲層,防滲層采用碾壓黏土方案,在灰場四周設置排洪溝,攔截雨水進入灰場。
②灰場底部設有兩條排水盲溝,平常雨水從盲溝排出灰場。
③堆灰方式是從灰場一側開始逐步往灰場內堆,并用推土機、碾壓機、灑水車,不斷平整灰面和灑水碾壓。
④當永久灰坡形成和到最終堆灰高程時,要及時對永久灰坡和最終灰面覆土,覆土厚度為0.5m左右,灰場運行完畢,按照水土保護要求,進行覆土種植草坪或灌木。
⑤灰場旁設有灰場小區,小區內有停車場檢修設施、生活設施。
4、火電廠用水量較大,水源的選擇應注意哪些問題?對于缺水地區應采取的機組形式是什么?
(1)水源的選擇應注意:
①取水地的流量要滿足電廠取水所需要求,同時又不影響取水地的生態功能和其它功能。
②主要生產水水源地要取得水利部門的批復。
③在生產用水過程中應充分體現水的“復用、串用、套用和梯級使用”的原則,最大限度減少新鮮水的用量,以達到節水目的。
④設計方案和水平方案圖要執行《火電廠設計技術規程》規定的設計原則,落實國經貿資源[2000]1015號《關于加強工業節水工作的意見》和《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燃煤電站項目規劃和建設有關要求的通知》(發改能源[2004]864號)(簡稱“通知”)精神要求。“通知”提出“國家鼓勵新建、擴建燃煤電站項目采用新技術、新工藝”,降低用水量。
⑤在缺水地區,新建、擴建電廠禁止取用地下水,嚴格控制使用地表水,鼓勵利用城市污水處理廠的中水或其他廢水。
(2)在缺水地區,原則上應建設大型空冷機組,機組耗水指標要控制在正常情況下0.18 m3/(s·GW)以下。
5、火電廠污染物排放總控制指標應通過哪些途徑予以獲得,應征得什么部門的認可?
根據國家環保總局限性2006年39號《關于發布火電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受理條件的公告》:
(1)新建、擴建、改造火電項目必須按照“增產不增污”或“增產減污”的要求,通過對現役機組脫硫、關停小機組或排污交易等措施“區域削減”措施落實項目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途徑,并明確具體的減排措施。
(2)國家環保總局與六家中央管理電力企業集團(以下簡稱六大集團)或省級人民政府簽訂二氧化硫削減責任書的脫硫老機組的擴建、改造火電項目,所涉及的老機組脫硫工程的開工、投產進度必須符合責任書有關要求。
(3)屬于六大集團的新建、擴建、改造項目,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指標必須從六大集團的總量控制指標中獲得,并由所在電力集團公司和所在地省級環保部門出具確認意見。
(4)不屬于六大集團的新建、擴建、改造項目,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必須從各省非六大電力集團行業總量控制指標中獲得,并由省級環保部門出具確認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