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陜西公考申論熱點(5) 發揮文化資源優勢,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措施
來源:北京金路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發布時間:2008-04-1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08陜西公考申論熱點(5) 發揮文化資源優勢,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措施
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多元化的文化形態,賦予了陜西催生新興產業體系的獨特優勢和巨大潛能。以產業化理念開發文化資源,以項目化手段培育產業集群,以一體化戰略延伸產業鏈條,提升文化軟實力,構筑競爭新優勢,是建設西部強省的重大選擇。必須按照基礎在文物、做強在文化、擴展在會展、做大在旅游的思路,唱響陜西特色文化品牌,通過文化產業的大突破,強化陜西文化的大影響,促進旅游、會展、物流、金融等現代服務業的大發展。通過五年努力,使服務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有較大上升,成為加快發展的又一重要驅動力量。
第一,切實加強文化遺產保護。陜西歷史文物以其完整性、豐富性和至高性聞名于世,保護好這些珍貴遺產,建設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是我們的歷史責任。要以編制周秦漢唐四大遺址保護規劃為突破,提升文物保護水平,展示陜西歷史文物的巨大魅力。抓好黃帝陵二期后續工程、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等重點項目建設,促進文物合理利用。搞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古籍整理,推進“絲綢之路”跨國申遺工作,進一步擴大陜西在世界的影響力。
第二,大力培育特色文化產業群。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引進戰略投資者,做大做強曲江文化產業集團和廣電網絡、西部電影等一批龍頭企業,培育報業、演藝和出版等骨干企業,鼓勵支持民營文化企業快速擴張,培育多元化市場主體。充分發揮曲江新區、安塞縣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和基地的作用。培育壯大文化創意產業,推進西部影視數字化制作基地、動漫產業基地和新聞出版印刷包裝產業基地等項目建設,加快省文化藝術中心等標志性場館建設步伐。積極落實鼓勵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成立省文化產業投資公司,努力培養高水平的文化創作群體和領軍人物,傾力打造大片、大劇、大戲、大作,全方位彰顯陜西文化特色,大幅度提升陜西文化產業的競爭力。
第三,做大做強旅游業。圍繞一個中心、六大景區、八條精品線路的發展規劃,加快建設法門寺文化景區、秦始皇陵遺址公園、延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重點項目,抓好華山景區到壺口瀑布的旅游道路建設,重點開發陜南金絲峽、南宮山、長青等自然景區,引導溫泉沐浴、民俗體驗等特色旅游板塊式發展,推進特色演藝進景點,形成文化旅游、紅色旅游、自然生態旅游、溫泉沐浴和休閑度假旅游四大系列,全面提升陜西旅游的知名度和競爭力。2008年,要抓住奧運會、世博會的機遇,強化旅游促銷,提高服務水平,吸引更多海內外游客關注陜西、走進陜西、認知陜西。
第四,加快建設區域性會展物流中心。以歐亞經濟論壇、西洽會、農高會三大品牌為龍頭,整合會展資源,改善會展設施,提高市場化經營水平,策劃實施一批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會展項目,吸引更多客商和組織來陜參展辦會,加快建設西安國際港務區、新筑綜合物流園區、咸陽空港物流園區、陳倉物流園區和渭南果品、安康中藥材等十大物流配送中心,盡快形成以西安為樞紐的現代物流產業體系。
第五,積極發展金融、服務外包等新興服務業。以構建西部重要金融中心為目標,建設灞金融商務區,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吸引更多國內外金融機構來陜設立總分支機構。有效整合地方金融資源,加快區域性商業銀行組建步伐,壯大信用社和證券、信托、保險機構。積極爭取設立重大產業發展基金,完善中小企業擔保體系,擴大企業直接和間接融資規模,使金融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積極發展服務外包、中介服務,努力將西安建成全國重要的服務外包基地。大力發展社區、物業、家政等服務,積極培育和引導城市住房、汽車等新的消費點,規范發展會計、評估、設計、咨詢等中介服務機構,促進傳統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共同發展。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