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用這個題目,是因為我從2000年第一次參加律師資格考試,到2003年第三次參加司法考試,至今已經整整過去了4個年頭,漫長的4年回想起來卻如白駒過隙,而今只能慨嘆:在這飛逝的時光中,我的成長卻是如此的緩慢! 2000篇——成長之一:認識考試 1999年,我在參加工作一年之后,很幸運的再次跨入校門,進行第二學位的學習。一方面,在法學院極其濃烈的學術氣氛的熏陶下,我很快就被博大精深的法學所震撼,覺得自己的法學知識是如此的淺薄,非常希望能夠好好充實自己。另一方面,經歷過工作的不如意后,又很希望能在在校期間就為將來打點工作基礎,這個基礎,對于學法律的人來說,莫過于通過律師資格考試了。 但是,由于雙學位的教育只有兩年,在這短短的兩年中,我們既要力爭把自己從法學的門外漢變成粗通者,應付大大小小的考試和論文,又要兼顧律師資格考試,又談何容易。并且,由于在校期間我們只有一次參加律師資格考試的機會。同時考試的大部分科目在課堂上還沒有學到,因此,一方面我們不能耽誤平時的學習,還必須自學律師資格考試的一些科目。 由于沒有經驗加之對考試本身的認識不足,我幼稚的認為,只要我把教材好好自學一下(其實就是把考試教材全面的通讀了幾遍,既沒有認真識記理解基本概念,也沒有做過一道習題,歷屆考題倒是買了,但直到考試還是新書一本),并且,人性中固有的惰性使我并沒有將通過考試作為終極目標,而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就這種狀態居然還自我感覺良好。 因此,事后想來,我的第一次考試命中注定將以失敗而告終。 即使如此,當我拿著我的成績單時,我仍然感到了些許失落。更重要的是,我的第一次律師資格考試讓我明白,律師資格考試和法學本科教育的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前者必竟是一次標準化試題占了百分之七十五的考試,因此,研究歷屆試題是非常有用的甚至不失為一條捷徑,我的同學就有只作了考題就順利 過關的。而后者,則是側重于對理論知識的挖掘與研究。是兩套非常不同的體系,如果光想憑著法學本科教育的學習方法去準備司法考試,十有八九是會嘗到失敗的苦果的。準備司法考試一定要研究考題,通過考題復習,才能把住考試的脈,從而對癥下藥。 2000年,我的第一次律師資格考試就這樣草草收場了。 2002篇——成長之二:認識自己:千萬別相信1個月過司考的神話 2001年畢業之后,曾一度想借著在校學習的余溫,脫產一鼓作氣的通過10月的律師資格考試。很不幸,趕上了司法考試改革,考試的時間一下子變成了遙遙無期,也使得我倍嘗無望期待的痛苦,于是,在幾近絕望的等待中我只好 先到一家公司工作。我那時天真的認為,憑著我這個年級的第10名和2000年的經驗教訓,加之平時朋友們的心得體會,自己一定可以1個月搞定。加之工作比較忙,在沒有得到確切的消息之前,根本就沒有心情和時間去準備司法考試。 直到得到了確切的考試消息,我仍然按兵不動,到距考試還有1個半月時才正式開始復習。并且,為了得到最高的性價比,我連當年的教材也沒有買,因為,我決定吸取2000年的教訓,從試題入手,直接命中要害。 但是,直到復習起來,我才發現,問題并沒有那麼簡單: 我的那些在校期間通過系統學習在腦海中建立的知識體系和框架已經在將近一年的荒廢中不知不覺的逐漸淡化有的甚至已經離我而去,通過作題識記和鞏固的重點法條就像一顆顆短了線的珠子,雖然晶瑩卻由于失去了穿珠子的繩子,無法穿成美麗的鏈條;這又如同作畫,還沒有勾勒出完整的框架就過早的進入了細節,即使細節再完美也難以成畫,更何況,我只是凡人一個,我的記憶極限也并不能由于考期的臨近而發生質的飛躍。于是, 2002年,盲目的自信和輕信就這樣又一次斷送了我。 2003篇——成長之三:結識司考加油站,痛并快樂著 2003年,突如其來的非典之后,終于迎來了第二次司法考試,也是我的第三次考試。 這次我給自己留了三個月的時間。但是,當我快速翻看完所有參考用書后(我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開始陷入復習的無聊情緒之中,這時,我意外的發現了司考加油站(題外話:我可不是做廣告。小胡真是令人佩服,別人利用非典在家休息,小胡卻利用非典期間整出個司考加油站,使得近萬人受益),這里的題目全部都是免費的,而且,還設置了獎勵功能,這使得我在做題的同時,附帶著增加了自己的加油站銀行存款,看到自己的腰包一天天的鼓起來,我的虛榮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滿足。有一段時間我去加油站唯一的目的就是充實一下自己的腰包,可以說,在復習司考的過程中,尤其是對于再次參考的人,由于知識的重復性和學習方法的慣性,很容易覺得無聊和枯燥,因此,在復習過程中增加一些小節目制造一些樂趣,對于提高復習的效率還是很有幫助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考試的最后一個多月,我參加了三次模考,我個人認為,真正使我進入備戰狀態,開始全力以赴的,就是這三次模考。但是,請諸位考友務必記得,模考是用來查漏補缺的,是以前期必要的系統復習為基礎的,是幫助自己進行考前熱身的,千萬不能把所有的賭注壓在模考上,否則,就會犯我在2002年的錯誤。 2003年,我終于邁過了司法考試的門檻。而我的同學們已經早就執業了。 4年了,也許真的有些姍姍來遲。 沒有太多的喜悅。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寫下自己的經歷,希望對繼續奮戰的朋友們以幫助,也是回報司考加油站對我的幫助。 最后幾句話: 如果決定參加,從一開始就將一次通過作為終極目標,不要拿自己的青春去作賭注,不要用寶貴的青春去做實驗。 充分認識考試,通過與否與實際能力并無必然的聯系,但既然選擇要通過考試,就要充分的認識它,然后針對考試本身的特點來應對它。尤其是習慣了法學本科教育考試的各位考友。 充分認識自己。要相信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別人的經驗可以借鑒,但是一定要結合自己的情況,制定符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千萬不要妄自菲薄或者盲目自信,也不要過于輕信別人的經驗和教訓。 基礎理論與適當做題并重。理論知識是基礎,適當做題可以活用理論,熟悉考試。既要注重知識的連貫性、系統性;也要突出重點,司法考試確實是“放棄的藝術”。 多和考友交流,有條件的經常到好的論壇去看看,這不僅僅是一種鞭策,更重要的是,你會感到司考的路上,不再孤獨。 永遠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如果我們一次次的失敗,那就怪自己的運氣不夠好,努力還不夠吧。 司法考試給了我們挑戰,也給了我們機會,2004年,祝愿大家心想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