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課程  書店 學校  題庫 論壇  網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鄭州 | 天津
 司法考試網
 動態資訊  政策指南  指導大綱  經典案例  法規集成  司法解釋  培訓課程   司考教材  司考論壇 
 卷一:|歷年真題|模擬試題|學習指導  卷二:|歷年真題|模擬試題|學習指導  卷三:|歷年真題|模擬試題|學習指導  卷四:|歷年真題|模擬試題|學習指導 網校課程
地區信息

從法學專業畢業生的素質缺陷看法學教育

作者:   發布時間:2008-12-02  來源:
  • 文章正文
  • 網校課程
  • 資料下載
  • 圈子話題
  • 論壇

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提出和法制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法學教育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態勢。每年有數以萬計的法學畢業生走出校門,加入到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行列中來。他們在許多崗位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法制建設的生力軍。然而,隨著一批批法學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經過實踐的檢驗,他們自身在素質上也暴露出許多缺陷,從而凸顯了我國法學教育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需要認真加以改進,不斷提高法學教育的質量,培養出高素質的法學人才。

法學畢業生的素質缺陷

1.實踐能力差。學生的實踐能力存在很多問題,培養的人才與實際需要有很大的差距。社會上普遍反映法學畢業生缺乏實際運用能力,對法律實務實際運作方式不了解。他們只是單純地硬搬、硬套法律條文,而對案件的具體情形缺乏全面的分析,應對突發事件、疑難復雜案件的能力欠缺。據司法部門反映,學生畢業到法律實務部門后,至少要三四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夠適應審理案件、處理案件、代理各種法律事務的需要。

2.素質參差不齊。法學畢業生之間的素質差異很大,這種差異表現在很多方面:首先,不同高校畢業生之間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其次,不同學歷層次的畢業生之間存在很大差異。

3.缺乏法律思維能力。法律思維是按照法律的邏輯(包括法律規范原則和精神)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法律思維能力是法律人最核心的素養,是一個合格法律人所必不可缺的基本功。在司法過程中,只有依照嚴格的法律思維,才能排除個人偏見,避免隨意性,才能形成并推導出解決法律問題的正確結論。然而,相當一部分法學畢業生還不具備這一能力,思維方式還停留在“常人”的思維上,沒有真正實現從“普通人”向法律職業人的轉變。

4.職業倫理觀念不強。法律職業體現著對公平、正義、秩序、效率等基本價值理念的追求,要求法律職業者必須具有理性與寬容的精神、剛正與廉潔的品格,形成忠于法律、忠于事實、忠于社會的高尚情懷。不至于因精通法律而危害社會,或成為社會秩序的破壞者?墒俏覈蠖鄶档姆▽W畢業生卻不具備較強的法律職業倫理觀念,他們僅僅熟悉相關法律知識,卻缺乏法律職業的基本素養。

5.知識結構不合理。法學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既與自然科學有著內在的聯系,如物證學、法醫學等,也與哲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的關系也十分密切。這就要求法學專業學生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而且應學習一些自然科學知識、人文知識和其他社會科學知識。這些學科的知識,既是法學專業本身的需要,也是法學專業學生將來工作的需要。而我國的法學學生一般是高中畢業后即升入大學學習法律,除了學習基本的法律知識外,很少涉及其余學科的知識。

我國法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造成法學畢業生素質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從這些缺陷不難發現我國的法學教育狀況也是存在很多問題的,體現在以下方面:

1.擴招導致了法學教育質量的整體性下降。據有關資料統計,上個世紀80年代初,全國只有兩所大學設有法學院(系)。1992年全國也只有63所大學設有法學院(系),到1995年增加到140所,到2002年底,全國已有33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設置了法學院(系)或法學專業。目前,據教育部有關部門的權威統計,設置了法學院(系)或法學專業的普通高等院校已達620多所,是1992年的近10倍。但是量的增多并不能說明法學教育的發展是科學的,問題也隨之而來,主要是體現為:一是相當多的不具備培養法律人才的教育機構甚至非教育行業都紛紛搞起了法律院(系)。如一些工科、林業、農業等類性質的高校,還有近年來的民辦高校。它們本身法學教育基礎設施不完善,法律教學和研究人才匱乏。二是生源參差不齊,導致了法學文憑持有者實際水平的參差不齊和教育質量的整體性下降。而且,一些學校、單位辦學中商業化的傾向明顯,有的純粹以賺錢為目的,損害了法學教育的聲譽。

2.法學教育與實踐嚴重脫節。目前我國的法學教育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傳統的課堂講授法。這種方法的長處是能幫助學生系統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能在較短時間內領會法律思想和內容要領;不足之處是學生缺乏主動性,易出現理論與實踐的脫節。由于傳統模式的影響,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無法形成獨立思考和思辨的能力。法律院校在課程上,幾乎沒有類似于法庭調解、法庭辯護、庭審實踐或律師實習等基于實踐能力培養的課程。雖然規定了學生的實習期,但是隨著學生人數的增加,以及受就業壓力的影響,實習制度成為一種形式。許多實務部門也因工作的壓力和學生工作能力的缺乏,不愿意接受學生實習,即使接受也疏于督導。這樣一來,學生實踐活動形同虛設,走上工作崗位后,他們很難較快適應工作。

3.教育理念落后。目前我國關于法學教育的思想很大程度上還屬于應試教育范疇,忽視學生個人特長、能力、創新思維等綜合素質的發展,是一種畸形的教育模式。在這種教育理念影響下,法學教育一直比較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視專業技能的培養。

4.教育內容不科學。目前在教育內容上存在問題表現在:一是基礎理論重視不夠。據了解,近年來,部分法學院校對課程進行調整,如壓縮法理學、法史學等基礎理論課程的門數、學時量,增開民商法等實用性課程。甚至出現了國家頒布一部法律,就開設一門相應課程的法學教育緊隨立法指揮棒的狀況。二是忽視相關學科知識的教育。很多法學院校不重視學生的文史哲教育,甚至不開設與法學專業密切相關的政治學、經濟學、證券、保險、法律實務等選修課程,沒有形成完整的學科體系。

完善我國法學教育的思路

針對我國法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完善,以培養出素質全面發展的法學人才,適應社會主義法制化建設的需要。

1.理順辦學體制,加強教育管理。辦學體制混亂是導致當前我國法學畢業生素質參差不齊的重要原因。

因此我國要嚴格審查法學教育的辦學主體資格,嚴格規定辦學主體的條件和審批程序,并且要建立法學教育質量評估體系。對現有法學教育辦學主體的資格、條件逐一進行審查和整頓,對師資水平、課程設置、圖書資料、教學設備提出具體要求。對達不到相應標準的法學院可以撤銷其資格。從而使法學教育規范化、正規化,以保證法學人才培養的質量。

從其他法治發達國家經驗來看,法學教育一般應以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和綜合素質為主的法律學科教育,以職業崗位技能訓練為主的非學歷的法律職業培訓和以新知識、新技能補充和更新為目的繼續教育等幾個環節構成。我國的法學教育一般只是以傳授基礎知識為主的法律學科教育,還缺乏法律職業訓練和以新知識、新技能補充和更新為目的繼續教育。為此,國家應該加強這種繼續教育環節,定期選拔有一定工作期限的法律工作者到法律院校集中一段時期專門研討法學前沿問題和民主法制建設中的實際問題,法律院校則針對不同對象設置相應課程并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這將大大豐富我國高等法學教育的模式,在較短時期內造就一大批高級復合型法律人才,適應我國民主法制建設的需要。

2.創新教育理念,加強素質教育。以往中國法學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的培養重視不夠,影響了人才培養的質量。面對新的形勢,法學教育應樹立素質教育的培養理念,把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融合在一起,構建培養中國高素質法律人才的模式。

素質教育是“以提高人才素質作為重要內容和目的的教育”。根據法律職業的特點及社會對法律人才的需求,可以把法律人才素質的特征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寬厚的基礎知識。一個法律人不僅應當通曉法律,而且還必須具有廣泛的文化知識,應當認真地學習歷史學、經濟學、社會學以及其他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知識。第二,獨特的法律思維能力。法律工作的特質在于用法律解決復雜的社會問題,要求法律工作者具有獨特的法律思維,能夠從法律人的角度觀察和分析問題。第三,嫻熟的法律運用能力。法律工作者必須具備運用法律分析和解決法律糾紛、法律問題的能力,它包括法律解釋、法律推理、法律程序、證據運用、法庭辯論、法律文書制作等。第四,較高的法律研究能力。法律是高度抽象的規則體系,而現實生活是千變萬化、不斷發展的,法律人必須在靜態的法律與動態的現實之間進行權衡,尋找規則與個案的聯系點。這需要具備一定的分析與解決問題的研究能力。第五,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法律職業擔負著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的重任,法律人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法律權威,神圣的職業要求廉潔、剛正、正義的品格。

3.完善課程體系,改進教育手段。正如博登海默所說:“為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有用的公仆,法律工作者就必須首先是一個具有文化修養和廣博知識的人”。這就需要在法學教育中設置完整的知識體系。首先,設置完整的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體系。法學教育必須在專業課程之外設置配套的人文和自然基礎課程,給學生以法律職業需要的復合知識結構。其次,推行均衡的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計劃。當前法學教育應適當增加實務性法律課程,教學內容結合審判實踐中的案例,以法律法規的具體運用、法官判案的過程和司法實務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為主,指導學生們將所學法學理論知識靈活運用到司法實踐中。

除了教學內容的調整外,教學方法的創新對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通過案例教學、討論式教學、問答式教學和辯論式教學,鍛煉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法律推理能力;通過觀摩案件的公開審理可以幫助學生樹立高尚的法律信仰和一絲不茍的工作理念;通過模擬法庭,使學生的操作能力、邏輯能力和應變能力得到磨練。

4.加強理念教育,培養職業道德。法律教育的培養對象主要是律師、法官和檢察官等人,他們的職責是維護正義、主持公道。因此,法律教育的內容除一般的或專業的教育外,應特別注意他們的道德素質,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培養。因此,法學教育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精神,即法學教育應與人文教育聯系起來,尤其應重視道德教育與信仰教育。在使學生對法學學科系統了解與把握的同時,還必須促使學生將法律的他律轉變成道德的自律進而使自律轉化成一種至誠至真的內心需求,即成為一種真正深入到人的內心世界,并融入人的生命,成為其靈魂的一部分的信仰。

   輔導科目
課時數
免費試聽
學費
在線購買
130
¥600
61
¥300
     ·真題班
28
¥250
52
¥250
271
¥1400
16
¥50
5
¥50
6
¥75
熱門資料下載:
司法考試最新熱貼:
【責任編輯:盧雁明  糾錯
報考直通車
 
·報名時間:6月網報7月確認。
·考試時間:2010年9月18、19日。
                       MORE>>
                       MORE>>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在线高清一级欧美精品 | 亚洲婷婷久久夜夜亚洲最大 | 中文字幕在线乱码页 | 最新69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日韩AV一级午夜在线 |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