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筑師考試《建筑結構》高層建筑的特點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4-08-29
高層建筑的特點;
高層建筑最突出的外部作用是水平荷載,因此其承重骨架常稱為抗側力結構體系。高層建筑中的結構體系一般也同時承擔豎向荷載。基本的抗倒力單元有框架、剪力墻、筒體等,由它們可組成多種抗側力結構體系。正確地選用結構體系和合理地進行結構布置對結構設計至關重要。
1.框架結構
框架結構由水平方向的框架梁和豎向的框架柱通過節點連接構成。這種結構體系房屋的優點是建筑平面布置靈活,能獲得大空間,也可根據需要分隔成小房間;建筑立面容易處理;結構自重較輕;計算理論比較成熟;在一定高度范圍內造價較低。但框架結構的側向剛度較小,因而水平荷載作用下側移較大。因此,框架結構僅在一定高度范圍內才適用。
2.剪力墻結構
建筑物高度較大時,如仍用框架結構,將造成柱截面尺寸過大,影響房屋正常使用,或難以滿足計算要求。如果用鋼筋混凝土墻代替框架柱,則能有效地控制房屋的側移。稱為剪力墻結構。剪力墻的高度可與房屋高度相同,高達幾十米或更大;寬度可達幾米、幾十米;厚度卻很薄,一般僅為140~400mm。
剪力墻結構承載力和側向剛度較大,因而側移較小,可以達到較大高度。其缺點是結構自重大;建筑平面布置局限性大,較難獲得太空間。為了擴大剪力墻結構的應用范圍,在一些臨街建筑中,可將剪力墻結構底層或底部若干層做成框架,形成框支剪力墻結構。框支層可以提供大空間,用作商店、餐廳等。但這種結構上剛下柔,抗震性能較差。可設部分落地剪力墻以改善框支層的抗震性能。
3.框架-剪力墻結構
為了充分發揮框架結構平面布置靈活和剪力墻結構側向剛度大的特點,當建筑物需要有較大空間,且高度超過了框架結構的合理高度時,可采用框架和剪力墻相結合共同工作的結構體系,即框架一剪力墻結構。這種結構體系以框架為主,同時布置一定數量的剪力墻,在使用功能上同時具備框架結構和剪力墻結構各自的優點。
4.筒體結構
簡體的基本形式有實腹筒和框筒。由鋼筋混凝土剪力墻圍成的筒體稱為實腹筒;由布置在房屋四周的密排柱與高跨比很大的窗裙梁形成的密柱深梁框架圍成的筒體稱為框筒。筒體結構體系是指由一個或多個筒體作為豎向結構的高層房屋結構體系。這種結構體系具有很大的側向剛度和水平承載力。
注冊建筑師考試輔導權威名師團隊 助你通關! 咨詢:010-51268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