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筑師《建筑結構》受彎構件的構造要求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4-08-29
受彎構件的構造要求;
1.截面形狀
2.梁截面尺寸
矩形截面梁的截面高寬比h/b一般取2~3.5;T形截面梁的h/b一般取2.5~4(此處b為梁肋寬)。梁寬b一般取100,120,150,200,250,300mm等。
梁截面的高度采用h=250、300、350……750、800、900、1000mm等。800mm以上以100mm為模數。
3.混凝土保護層厚度
為了保護鋼筋不銹蝕,保證鋼筋與混凝土之間具有足夠的黏結力,從縱向鋼筋表面到構件表面必須有一定的厚度,稱為混凝土保護層厚度。《規范》規定,縱向受力的普通鋼筋及預應力鋼筋,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鋼筋的公稱直徑,且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注:基礎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40mm;當無墊層時不應小于70mm。
4.梁中箍筋構造要求
梁中箍筋數量除應滿足計算要求外,其直徑和間距和箍筋沿梁長度方向的布置尚應滿足如下構造要求。
(1)箍筋直徑.
對截面高度h>800mm的梁,其箍筋直徑不宜小于8mm;對截面高度h≤800mm的梁,其箍筋直徑不宜小于6mm。梁中配有計算需要的縱向受壓鋼筋時,箍筋直徑尚不應小于縱向受壓鋼筋最大直徑的0.25倍。
(2)箍筋間距
梁中箍筋的間距應符合下列規定:t
①梁中箍筋的最大間距宜符合下表的規定,當 。(即計算配箍)時,箍筋的配筋率 尚不應小于 (此為最小配箍率);
②當梁中配有按計算需要的縱向受壓鋼筋時,箍筋應做成封閉式;此時,箍筋的間距不應大于15d(d為縱向受壓鋼筋的最小直徑),同時不應大于400mm;當一層內的縱向受壓鋼筋多于5根且直徑大于18mm時,箍筋間距不應大于10d;當梁的寬度大于400mm且一層內的縱向受壓鋼筋多于3根時,或當梁的寬度不大于400mm但一層內的縱向受壓鋼筋多于4根時,應設置復合箍筋。
(3)箍筋布置
按計算不需要箍筋的梁,當截面高度h>300mm時,應沿梁全長設置箍筋;當截面高度h=150~300mm時,可僅在構件端部各四分之一跨度范圍內設置箍筋;但當在構件中部二分之一跨度范圍內有集中荷載作用時,則應沿梁全長設置箍筋;當截面高度h<150mm時,可不設箍筋。
5.鋼筋數量的表達方法
工程圖中,構件截面內所配置鋼筋的數量、級別,采用約定的符號和數字來表示,現舉例加以說明。
板內縱向鋼筋的數量表示為 8@150,其含義為:鋼筋直徑8mm,間距150mm,鋼筋級別為HPB235級;而 10@120的含義為:鋼筋直徑10mm,間距120mm,鋼筋級別為HRB335級。
梁內縱向鋼筋的數量表示為4 25,其含義為:4根直徑為25mm的HRB400級鋼筋。梁內箍筋數量表示為4肢 10@200,其中“4”代表箍筋的肢數, 10@200含義同前。
例題、提高受彎構件截面剛度最有效的方法是( )。
A.提高混凝+度等級
B.提高截面配筋率
C.提高截面高度
D.提高鋼筋級別
試題答案:C
注冊建筑師考試輔導權威名師團隊 助你通關! 咨詢:010-51268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