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學輔導資料:小兒腹瀉的治療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3-12-19

  治療原則:調整飲食;預防和糾正脫水;合理用藥;加強護理,預防并發癥。

  不同病期的腹瀉病治療重點各有側重,急性腹瀉多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及抗感染;遷延及慢性腹瀉則應注意調整腸道菌群及飲食療法。

  1.飲食療法腹瀉時進食和吸收減少,而營養需要量增加(腸黏膜損傷的恢復,發熱時代謝旺盛,侵襲性腸炎丟失蛋白等),如限制飲食過嚴或禁食過久常造成營養不良,并發酸中毒,以致病情遷延不愈影響生長發育。應強調繼續飲食,滿足生理需要,補充疾病消耗,以縮短腹瀉后的康復時間,但應根據疾病的特殊病理生理狀況、個體消化吸收功能和平時的飲食習慣進行合理調整。有嚴重嘔吐者可暫時禁食4~6小時(不禁水),待好轉后繼續喂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以母乳喂養的嬰兒繼續哺乳,暫停輔食;人工喂養兒可喂以等量米湯或稀釋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由米湯、粥、面條等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病毒性腸炎多有繼發性雙糖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可暫停乳類喂養,改為豆制代乳品,或發酵奶,或去乳糖配方奶粉以減輕腹瀉,縮短病程。腹瀉停止后繼續給予營養豐富的飲食,并每日加餐一次,共2周。

  2.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失衡脫水往往是急性腹瀉死亡的主要原因,合理的液體療法是降低病死率的關鍵。

  (1)口服補液: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口服補液鹽(ORS)可用于腹瀉時預防脫水及輕、中度脫水而無明顯周圍循環障礙者。輕度脫水口服液量約50~80ml/kg,中度脫水約80~100ml/kg,于8~12小時內將累積損失量補足。脫水糾正后,可將余量用等量水稀釋按病情需要隨意口服。新生兒和有明顯嘔吐、腹脹、休克、心腎功能不全或其他嚴重并發癥的患兒不宜采用口服補液。

  (2)靜脈輸液:適用于中度及以上脫水、吐瀉嚴重或腹脹的患兒。

  1)第一天補液:①總量:包括補充累積損失量、繼續損失量和生理需要量,一般輕度脫水約為90~120ml/kg、中度脫水約為120~150ml/kg、重度脫水約為150~180ml/kg,對少數營養不良,肺炎、心、腎功能不全者等病兒尚應根據具體病情分別做較詳細的計算;②溶液種類:溶液中電解質溶液與非電解質溶液的比例應根據脫水性質(等滲、低滲、高滲)分別選用,一般等滲性脫水用l/2張含鈉液,低滲性脫水用2/3張含鈉液,高滲性脫水用1/3張含鈉液。若臨床判斷脫水性質有困難時,可先按等滲性脫水處理;③輸液速度:主要取決于脫水程度和繼續損失的量和速度,對重度脫水有明顯周圍循環障礙者應先快速擴容,20ml/kg等張含鈉液,30~60分鐘內快速輸入。累積損失量(扣除擴容液量)一般在8~12小時內補完,約每小時8~l0ml/kg。脫水糾正后,補充繼續損失量和生理需要量時速度宜減慢,于l2~16小時內補完,約每小時5ml/kg。若吐瀉緩解,可酌情減少補液量或改為口服補液;④糾正酸中毒:因輸入的混合溶液中已含有一部分堿性溶液,輸液后循環和腎功能改善,酸中毒可隨即糾正。也可根據臨床癥狀和血氣分析結果,另加堿性液糾正。對重度酸中毒可用l.4%碳酸氫鈉擴容,兼有擴充血容量及糾正酸中毒的作用;⑤糾正低鉀、低鈣、低鎂:見尿后(有尿或來院前6小時內有尿)應及時補鉀。按每日3~4mmol/kg(相當于氯化鉀200~300mg/kg),缺鉀癥狀明顯者可增至4~6mmol/kg(相當于氯化鉀300~450mg/kg)。輕度脫水可分次口服;中、重度脫水可予靜滴給予。氯化鉀靜滴濃度不得超過0.3%(40mmol/L)。每日靜脈補鉀時間不應少于8小時。切忌將鉀鹽靜脈推人,否則可危及生命。一般靜脈補鉀要持續4~6天,嚴重缺鉀者應適當延長。出現低血鈣癥狀時可用10%葡萄糖酸鈣加葡萄糖稀釋后靜注,每次l~2ml/kg,最大量l0ml/次;低血鎂者用25%硫酸鎂按每次0.1ml/kg深部肌肉注射,每6小時一次,每日3~4次,癥狀緩解后停用。

  2)第2天及以后的補液:經第l天補液后,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已基本糾正,第2天及以后主要是補充繼續損失量(防止發生新的累積損失)和生理需要量,繼續補鉀,供給熱量。一般可改為口服補液。若腹瀉仍頻或口服液量不足,仍需靜脈補液。補液量需根據吐瀉和進食情況估算,并供給足夠的生理需要量。一般生理需要量按每日60~80ml/kg,用1/3~1/5張含鈉液補充。繼續損失量是按“丟多少補多少、隨時丟隨時補”的原則,用1/2~1/3張含鈉液補充。將這兩部分加在一起于12~24小時內均勻靜滴。仍需注意繼續補鉀和糾正酸中毒。

  3.藥物治療

  (1)控制感染

  1)水樣便腹瀉患者(約占70%)多為病毒及非侵襲性細菌所致,一般不用抗生素,應合理使用液體療法,選用微生態制劑和黏膜保護劑。如伴有明顯全身中毒癥狀不能用脫水解釋者,尤其是對重癥患兒、新生兒、小嬰兒、衰弱患兒(免疫功能低下)可酌情選用抗生素治療。

  2)黏液、膿血便患者(約占30%)多為侵襲性細菌感染,應根據臨床特點,針對病原經驗性選用抗菌藥物,再根據大便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進行調整。大腸桿菌、空腸彎曲菌、耶爾森菌、鼠傷寒沙門菌所致感染常選用抗G一桿菌抗生素及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假膜性腸炎、真菌性腸炎應立即停用原使用的抗生素,根據癥狀可選用新青霉素、萬古霉素、利福平、甲硝唑或抗真菌藥物治療。

  (2)腸道微生態療法:有助于恢復腸道正常菌群的生態平衡,抑制病原菌定植和侵襲,有利于控制腹瀉。常用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糞鏈球菌、需氧芽胞桿菌、蠟樣芽胞桿菌制劑。

  (3)腸黏膜保護劑:能吸附病原體和毒素,維持腸細胞的吸收和分泌功能,與腸道黏液糖蛋白相互作用可增強其屏障功能,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擊,如蒙脫石粉。

  (4)避免用止瀉劑:如洛哌丁胺,因有抑制胃腸動力的作用,增加細菌繁殖和毒素的吸收,對感染性腹瀉有時是很危險的。

  (5)補鋅治療:對于急性腹瀉患兒,應每日補充鋅制劑,可縮短病程。6個月以上嬰兒補充鋅元素每日20mg,療程10~14天;6個月以下嬰兒補充鋅元素每日 l0mg,療程10~14天。

  對遷延性和慢性腹瀉治療因遷延性和慢性腹瀉常伴有營養不良和其他并發癥,病情較為復雜,必須采取綜合治療措施。積極尋找引起病程遷延的原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切忌濫用抗生素,避免頑固的腸道菌群失調。預防和治療脫水,糾正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此類病兒多有營養障礙,繼續喂養(進食)是必要的治療措施,長時間禁食對機體有害。

  以上是小編輯整理的兒科學的相關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 香蕉国产线观看免费网站 | 午夜性爱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久久综合伊人77777亚洲 | 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