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三”

來源:中醫藥發布時間:2013-05-24


  
  西學東漸,如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中多有“似非而是”(Paradoxicals)的名言,象“Tobe,nottobe”(《哈姆雷特》等,從中我們亦可品出“三”的朦朧與恍惚。
  
  以基督教的“三位一體”,參證以佛道的實踐心法,于理并無二致。綜觀“三”之要旨,為“證得一,實為三”。道家的“三清”(太清、上清、玉清),佛家的“三身”(報身、法身、化身),皆參證于此。
  
  “三”的哲學與實踐盡管直指人心,超凡入圣,但并非神秘,遙不可及;而且自古至今,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和行行業業中啟迪人由整體認識事物,從本質把握規律。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在于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歷史文化的沉淀中,人于群經中見智。唐代大醫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中說:“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愈圓而行愈方。”止哉斯言!
  
  中國內家拳功夫以“站樁”為基礎,發掘身體本能,于動靜、剛柔、松緊之中,體認意、氣、力的協調統一,從而達到形體的同步整合。近代武術名家王薌齋說:“脫離己身,無物可求;執著己身,永無是處。”這體現出對“三”在形體鍛煉方面的深刻認識和真切把握。
  
  從中醫學術發展的成就上看,如元代醫哲大家朱震亨(字丹溪,公元1281~1358年)集宋代理學發展與金元醫學成就于一爐,從“太極—陰陽—動靜”中悟出“動氣是火”的道理,建立了“相火學說”并創發了“君相互感”理論。這是中醫學關于身心醫學的重要內容。
  
  在“相火論”的基礎上,明代醫易派醫家(如孫一奎、趙獻可、張介賓),援“太極”引入醫學,認為命門即人身之太極。命門學說的形成與完善,是對中醫學術發展的重要貢獻;同時也是中國古代醫家為探索生命生殖理論、機體內在平衡調節與內臟同步整合機制,揭開生命起源所作的偉大嘗試。這里涉及“內臟整合與平衡調節恢復機制”,同樣是“三”的科學。其中的許多內容已為現代神經內分泌、免疫調節與遺傳工程方面的進展所不斷印證。特別是近幾十年來醫學界對“下丘腦—垂體—靶腺”軸反饋調節與同步代謝理論的認識,為充分理解古人之見解,從而為在生命的高層次上探索中西醫結合之路開辟廣闊的前景。
  
  由此再談佛道兩家關于“修真”的內涵,它是在形體整合、內臟整合的基礎上,達到真氣(或元氣)的自然運動,正所謂“練虛合道”、“道法自然”;佛家稱之為智慧的大圓滿,心性的大光明(顯宗),也是前面講到的“心應虛空”、“明心見性”。這樣高妙的“三”的境界,并非憑空得來,而全仰賴平時發心立愿,身體力行;直到處處皆通,方可落成。正所謂:“法本無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萬法不容。”
  
  “三”的哲學與實踐,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甚至是不同的多維時空,啟發人進行科學發明與哲學思辯,揭示相對之規律以無限趨近于“三”。
  
  現僅以《周易》對世界文明與科學之影響為例,如著名世界物理學家波爾認為中國的太極圖蘊含著“并協性原理”。他把太極的陰陽魚作為最好的并協性標志(參考《時病量》序)。再如1994年秦新華提出遺傳密碼與六十四卦的吻合問題(《潛科學》1984年1期)。德國醫學博士馬丁.舍恩貝格(MartinSchonberger)就此發現著成《易經與遺傳密碼——揭開生命的奧秘》一書。關于這方面的報道甚多,這里不一一列述。
  
  當今東西方文化交流日益深入,主倡東西合璧、東西匯通者甚多,其中以追求物質文明者眾。而致力于文化傳承、科學發明、國粹研究者稀。然天行有常,“君子自強不息”,“坤以厚德載物”。今不揣淺深,以“三”作論,旨在拋磚引玉,敬祈諸賢達大德有以教焉,有以正焉。"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五月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福利国产精品合集在线看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五月天AV在线资源站· | 亚洲欧美久久精品一区 | 中文字幕免费精品视频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