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天人相應”與“節氣灸”

來源:中醫藥發布時間:2013-05-24

  "摘要:“節氣灸”是在特定的時令節氣進行艾灸以防病保健的傳統方法。它典型地體現了中醫“天人相應”因時制宜的防治思想。本文作者從“天人相應”的角度分析了自然界時令節氣的陰陽變化規律,以及結合機體的機能狀態而采用“節氣灸”的理論依據和意義。并提出隨著人們對防病保健的重視,“節氣灸”將以簡、便、驗及鮮明的中醫針灸因時制宜的特色在預防醫學中發揮重要作用。
  
  關鍵詞:艾灸節氣天人相應
  
  “節氣灸”,是指在特定的時令節氣進行艾灸以溫壯元陽、激發經絡之氣、調動與開發機體潛能、健身防病的傳統方法。“節氣灸”以其簡、便、驗的優勢,為我國歷代醫家及百姓沿用至今,在防病保健領域占有特殊的地位。一般而言,“節氣灸”應包含兩個關鍵的內涵,即時令節氣和艾灸。因艾灸是利用艾絨燃燒產生的藥熱之氣對穴位進行熏灼、溫熨以激發經絡之氣,溫通氣血,扶正祛邪,防病保健的方法,所以“藥熱之氣”是“節氣灸”的主要刺激方法。而時令節氣是“節氣灸”另一個更為重要的內涵,它也是體現中醫“天人相應”理論精髓的關鍵方面。下面就這一方面進行重點論述。
  
  1、時令節氣的陰陽升降變化特點
  
  時令是指季節和時序的變化。因為時序以十五日為一節,又稱節氣。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素問?六節藏象論》曰:“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自然界之所以出現季節和時序的變化,是因為天地陰陽之氣的升降變化。正如《素問?六微旨大論》云:“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一般而言,天地陰陽之氣的變化是有內在的聯系的,具有一定的規律與時序,每一段時序各有不同的主氣,正如王叔和在《傷寒論》中所描述:“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冷冽。”這種春溫、夏熱、秋涼、冬冷的氣候特點從天地陰陽之氣的變化來看是:“春夏則陽氣多而陰氣少,秋冬則陰氣盛而陽氣衰。”(《素問?厥論》)。可見自然界有它自身的陰陽變化規律。
  
  2、人與天地自然相應
  
  人生存于自然界中,是大自然的主要組成部分,當然要受自然界的影響。《素問?六節藏象論》中有:“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素問.?寶命全形論》中也有:“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說明天地自然為人類提供了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是人類生命之源。作為自然界的組成部分的人類當然也要受自然界的各種規律的影響和支配,自然界的任何運動和變化均可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體。故《靈樞.?歲露篇》中有:“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也”。時令的陰陽之氣的升降變化對人的生理和病理都會產生明顯的影響。比如:臨床上許多疾病的發生均與一定的季節或時令密切相關。
  
  人與自然相應,一方面體現了自然與人類的對應關系。既“人之合于天道”。如《靈樞?邪客篇》所云:“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洲,人有九竅……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歲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節……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歲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也說:“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人與自然相應,也包括自然對人類的影響。如《素問?金匱真言論》曰:“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素問?離合真邪論》中云:“天地漸和,則經水安靜;天寒低凍,則經水凝泣;天暑地熱,則經水浮溢;卒風暴起,則經水波涌而隨起”。均是自然界的四時陰陽之氣對機體經脈氣血的運行的影響的生動描述。人與自然相應,還表現為人類適應自然的能力。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已經形成一種本能的適應自然界春溫夏熱秋涼冬冷氣候變化的能力。人類在生命持續的整個過程中,時刻通過自身的這種適應與調節能力,與內外環境的變化進行協調。《素問??.六微旨大論》曰:“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此之謂也。”人與天地相應的順應自然的本能,正是《素問?寶命全形論》所謂:“法則天地,隨應而動”。人只有順應自然的陰陽變化,才可能維持自身的陰陽平衡,保持健康,預防疾病。應該強調的是:如果自然界氣候變化過于強烈或機體適應的本能不足以調動機體內在的調節能力來對付這種變化,那么,機體的生命活動就會失去適度的穩態,出現陰陽失衡,甚至造成疾病。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體的這種順應或適應能力就是機體的正氣表現。
  
  3、“節氣灸”是體現中醫“天人相應”治則的防病方法
  
  “節氣灸”是在特定的時令節氣進行艾灸的方法,它是體現中醫“天人相應”治則極具特色的防病方法。這種特色可從下面的論述得到進一步的理解。
  
  (1)“節氣灸”介入的關鍵時機是時令節氣更替交接之時
  
  順應天序是“節氣灸”的一大特色。“節氣灸”是在特定的時令節氣進行艾灸的方法,所以一定的時令節氣應是“節氣灸”介入的關鍵時機,也就是說“節氣灸”的施用應具有一定的時間要求——因時制宜,適宜的介入時機是發揮“節氣灸”效力的一個關鍵條件。因時制宜是指依據自然界時令節氣的陰陽變化規律,結合機體的機能狀態而采用適宜的防治方法的學術思想,也是中醫學非常重要的防治原則。《素問?疏五過論》:“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之陰陽,四時經紀。”《素問?八正神明論》:“先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以候氣之浮沉,而調之于身。”“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時八正之氣,…是以因天時而調氣血也。”那么,為什么“節氣灸”通常選擇時令節氣的更替交接之時來應用?時令節氣的更替交接之時與艾灸方法的介入有什么契合關系?這是因為:時令節氣尤其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二分二至之時為自然界天地陰陽之氣升降變化及陰陽消長的轉折時期,是陰陽升降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刻,人與自然相應,人的生命依據自然界的陰陽消長變化而變化,因此,節氣或四時的更替交接之時也是對人體影響最大,疾病的轉歸與演變表現最突出的時期。臨床可見四時陰陽之氣變動劇烈之際,也是年老、體弱、虛衰的人群加重病情、誘發宿疾或易生新病的時期。比如夏至、冬至前后是中風、潰瘍及哮喘等高發之時。假若能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應用某種簡便的方法扶助正氣,激發機體的潛在的順應能力或應變能力,則有助于防病保健。后人據《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的原則設立了“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防治思路,即體現了在特定的時機預先培養陰陽,以固之本,扶持正氣,從一定的意義上講正是順應自然界陰陽之氣的變化規律,最大限度調動機體的潛能以應變環境、抵抗疾病的防治原則。我國古代醫家發明了許多行之有效、簡便經濟的防治方法,“節氣灸”正是應運而生的獨特方法之一。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色色国产亚洲欧美 | 亚洲日韩国产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乱码 | 中文字幕第8页在线亚洲 | 制服丝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日本视频观看无卡免费精品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