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各家學說的研究與探討
來源:中醫網發布時間:2013-05-23
主要參考文獻
[1]劉天驥,等.華佗對中醫外治的學術貢獻.中醫外治雜志,1999;(1):28
[2]張金璽.關于仲景學說研究中的幾個問題.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9;(3):133
[3]常向明.《肘后備急方》救治內科急癥探析。國醫論壇,1998;(2):36
[4]周霞,等.淺析孫思邈對髓的認識.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01;(4):254
[5]金東明,等。略論蘇頌對中醫學的貢獻。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1998;(1):46
[6]王衛群,等.對劉完素亢害承制論的認識.新疆中醫藥,2001;(4):1
[7]王璞.論張從正之寒涼攻邪論的補益觀.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9;(5):13
[8]吳光炯.試論李東垣脾胃學說中的溫熱病學思想——東垣仲景學說之比較.中醫雜志,1999;(2):72
[9]車瑋,等.《陰證略例》的學術價值.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0;(6):371
[10]劉時覺,等.丹溪中風證治的破、承、立.中醫藥學報,2001;(1):57
[11張成博.虞摶《蒼山司命》及其治學思想探析.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7;(3):21
[12]姜援朝.李時珍治療脾胃病經驗初探.中國中西醫結合脾胃雜志,2000;(4):231
[13]翟信長.張景岳在中醫癌癥學術史上的地位和貢獻.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00;(1):9
[14]虞勝清?娤S浩⑽赣^及其臨床應用探討。江西中醫藥,1998;(3):52
[15]玄振玉.陳士鐸外科組方特點.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1999;(4):183
[16]董幼祺,等.葉天士凡病宜通治療學思想探述.中醫雜志,2001;(2):69
[17]劉鳴.吳瑭病勢辨證論治經驗拾粹.中醫文獻雜志,2000;(1):8
[18]吳明志.《醫林改錯》血瘀證制方用藥物點.河北中醫,2000;(2):152
[19]馮崇廉.王孟英養陰保津學說探討.中醫文獻雜志,2001;(1):18
[20]劉心毅,等.楊璇溫疫病學術思想探討.四川中醫,1999;(5):9
[21]趙德喜,等.張錫純治療腦充血病方藥淺析.長春中醫學院學報,2001;(2):2
[22]劉向哲,等.張山雷治療中風八法.河南中醫,2001;(2):34
[23]李學麟。丁甘仁小兒溫病急癥治驗淺探。福建中醫學院學報,1998;(3):43"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