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咨詢工程師《現代咨詢方法與實務》重難點突破(4)
來源:環球網校發布時間:2012-12-13
21、項目后評價的目標評價和可持續發展分析
目標評價:(1)目標評價的層次①宏觀目標層次②直接的建設目標(直接目的),即項目產生的直接作用和效果。(2)目標評價的內容:①分析項目實施中或實施后是否達到在項目前評估中預定的目標,達到預定目標的程度,與預定目標產生偏離的主觀和客觀原因。②在項目實施或運行中,有哪些變化,應采取哪些措施和對策,以保證達到或接近達到預定的目標和目的。③必要時對項目的目標和目的進行分析和評價,確定其合理性、明確性和可操作性,提出調整或修改目標和目的的意見和建議。(3)目標評價的方法 目標評價的常用分析方法包括目標樹法、層次分析法和邏輯框架法等,國際上常采用邏輯框架法。(4)項目目標適應性分析 項目目標適應性是指項目原定目標是否正確,是否符合全局和宏觀利益,是否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是否符合項目的性質,是否符合項目當地的條件等。
項目的持續性分析:(1)項目的持續性:指在項目建設資金投入完成后,項目既定目標是否還能繼續,項目是否可以繼續發展下去,接受投資的項目業主是否愿意并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繼續下去實現既定目標。②要素:技術、財務、環保、管理、政策等。(2)可持續性分析①進行制約因素分析。列出制約項目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原因;②進行項目可持續發展的條件分析。根據上一步的因素分析,分析主要條件,區分內外部條件,并提出合理的建議和要求;③根據制約因素解決方案,提出完善項目的具體的、詳細的措施建議,使之具有較強的持續發展的能力。建議包括內部措施實施和外部條件創造的具體意見,重點是項目業主無法控制的外部條件,例如工藝技術創新、設備改進、價格、收費、擴建、政策性補助、立法等。
項目成功度評價:(1)項目成功度的標準。五個等級:①完全成功:全面實現或超越項目的預定目標,相對成本而言取得了巨大的效益和影響。②基本成功:大部分預定目標得以實現,相對成本而言,項目取得了預期的效益和影響。③部分成功:部分目標得以實現,相對成本而言,項目只取得了一定的效益和影響。④不成功:項目的目標實現非常有限,相對于成本而言,項目幾乎沒有產生什么效益和影響。⑤失敗:目標是不現實的,無法實現,相對成本而言,項目不得不終止。(2)項目成功度的測評:五級或十級打分制。
22、項目后評價的實施(掌握)
項目后評價工作程序:1.接受后評價任務、簽訂工作合同或評價協議2.成立后評價小組、制定評價計劃3.設計調查方案、聘請有關專家4.閱讀文件、收集資料5.開展調查、了解情況6.分析資料、形成報告7.提交后評價報告、反饋信息。正式提交的報告有“項目后評價報告”和“項目后評價摘要報告”。
項目后評價報告的基本格式:
1.一般的后評價報告的格式(1)報告封面(編號、密級、評價者名稱、日期等);(2)封面內頁(匯率、權重指標及其他說明);(3)項目基礎數據;(4)地圖;(5)報告摘要(6)報告正文;(7)主要附件和附表。
2.國資委2005年5月正式頒布的《中央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后評價工作指南》,規定了其項目后評價的報告格式:
國資委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后評價報告目錄
編制單位資質證書
項目后評價實施單位
參加項目后評價人員名單和專家組人員名單
附圖:項目地理位置示意圖
報告摘要
報告正文:
一、項目概況
1.項目情況簡述 概述項目建設地點、項目業主、項目性質、特點,以及項目開工和竣工時間。
2.項目決策要點 項目建設的理由,決策目標和目的。
3. 項目主要建設內容 決策批準規模、能力,實際建成規模、能力。
4. 項目實施進度 項目周期各個階段的起止時間,時間進度表,建設工期。
5. 項目總投資 項目立項決策批復投資、初步設計批復概算及調整概算、竣工決算投資和實際完成投資情況。
6.項目資金來源及到位情況 資金來源計劃和實際情況。
7.項目運行及效益現狀 項目運行現狀,生產能力實現狀況,項目財務經濟效益情況等。
二、項目實施過程的總結與評價
1.項目前期決策總結與評價 項目立項的依據,項目決策過程和程序。項目評估和可研報告批復的主要意見。
2. 項目實施準備工作與評價 項目勘察、設計、開工準備、采購招標、征地拆遷和資金籌措等情況和程序。
3.項目建設實施總結與評價 項目合同執行與管理情況,工程建設與進度情況,項目設計變更情況,項目投資控制情況,工程質量控制情況,工程監理和竣工驗收情況。
4.項目運營情況與評價
項目運營情況,項目設計能力實現情況,項目運營成本和財務狀況,以及產品結構與市場情況。
三、項目效果和效益評價
1.項目技術水平評價 項目技術水平(設備、工藝及輔助配套水平,國產化水平,技術經濟性)。
2.項目財務經濟效益評價 項目資產及債務狀況,項目財務效益情況,項目財務效益指標分析和項目經濟效益變化的主要原因。
3.項目經營管理評價 項目管理機構設置情況,項目領導班子情況,項目管理體制及規章制度情況,項目經營管理策略情況,項目技術人員培訓情況。
四、項目環境和社會效益評價:1.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項目環保達標情況,項目環保設施及制度建設和執行情況,環境影響和生態保護。2.項目的社會影響評價 項目主要利益群體,項目的建設實施對當地(宏觀經濟、區域經濟、行業經濟)發展的影響,對當地就業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影響,對當地政府的財政收入和稅收的影響。
五、項目目標和可持續性評價:1.項目目標評價 項目的工程目標;技術目標;效益目標(財務經濟);影響目標(社會環境和宏觀目標)。2. 項目持續性評價 根據項目現狀,結合國家的政策、資源條件和市場環境對項目的可持續性進行分析,預測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從項目內部因素和外部條件等方面評價整個項目的持續發展能力
六、項目后評價結論和主要經驗教訓:1.項目成功度評價2.評價結論和存在的問題3.主要經驗教訓
七、對策建議1.對項目和項目執行機構的建議2.對中央企業的對策建議3.宏觀對策建議
23、項目后評價需要提供的資料目錄有:(1)項目前期文件(項目建議書、環境影響評價報告、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評估報告,以及相關的批復文件);(2)項目實施文件(初步設計文件、開工報告、招投標文件、主要合同、工程概算調整報告、監理報告、竣工驗收報告及其相關的批復文件與資料);(3)項目自我總結評價報告;(4)其他資料(項目運行和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財務報表以及其他相關資料等;與項目有關的審計報告、稽查報告和統計資料等)。
24、工程項目管理的內容:
1.項目范圍管理 2.項目采購管理 3.項目職業健康安全管理 4.項目合同管理 項目合同管理是項目管理的核心內容,合同管理的程序:合同的訂立、實施計劃、實施控制、合同的終止和評價。5.項目進度管理 6.項目費用管理 7.項目質量管理 8.項目資源管理。資源管理的全過程應包括資源計劃、配置、控制和處置。9.項目環境管理 :包括文明施工、環境保護和現場管理。10.項目信息管理,包括建立信息管理體系,確定信息管理目標、信息管理策劃、信息收集、信息處理、信息運用、信息安全及信息管理評價等。11.項目風險管理12.項目溝通管理 13.項目收尾管理。
25、工程項目管理制度:
1.項目法人責任制:國有單位經營性大中型建設工程必須在建設階段組建項目法人。貫徹執行誰投資,誰決策,誰承擔風險的市場經濟下的基本原則。 2.投資項目資本金制度:要求各種經營性投資項目,包括國有單位的基本建設、技術改造、房地產開發項目和集體投資項目,試行資本金制度。公益性投資項目不實行資本金制度。個體和私營企業的經營性項目參照執行。3.建設項目招標投標制度4.工程建設監理制度5.建設工程合同制度6.項目經理責任制:項目經理是指受企業法定代表人委托對工程項目施工過程全面負責的項目管理者,是建筑施工企業法定代表人在工程項目上的代表人。大、中型工程項目施工的項目經理必須由取得建造師注冊證書的人員擔任;但取得建造師注冊證書的人員是否擔任工程項目施工的項目經理,由企業自主決定。7.代建制 “對非經營性政府投資項目加快推進代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