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咨詢工程師考試宏觀經濟政策重點解析13
來源: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2-11-08
26.施工合同的相關規定
可以總包,也可以分別發包,但不得肢解發包
經發包方同意,可以分包
建設工程主體結構的施工必須由承包方自行完成
27.產業結構調整目標和原則
目標
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促進一、二、三產業健康協調發展
逐步形成農業為基礎、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制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
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原則
堅持市場調節和政府引導相結合
以自主創新提升產業技術水平
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促進產業協調健康發展
28.產業結構調整方向和重點
農業-鞏固基礎地位,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保障能力)
以振興裝備制造業為重點發展先進制造業(支撐作用)
發展高技術產業(帶動作用)
提高服務業比重,優化服務業結構,促進全面快速發展
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優化產業組織結構、調整區域產業布局
互利共贏開放戰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29.產業結構調整中對產業的分類
鼓勵
限制
淘汰
允許(不列入目錄)
30.項目分類管理內容
鼓勵類項目
投資管理部門可以進行審批、核準或備案
金融機構可提供信貸支持
一般可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限制類項目
新建限制類項目
現有限制類項目
禁止類項目
禁止投資
金融機構應停止授信,并收回已發放的貸款
按規定期限進行淘汰
在淘汰期高價可提高,生產裝備和產品不得出口、轉移、生產、銷售使用
31.我國投資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
按照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確立企業在投資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規范政府投資行為,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營造有利于各類投資主體公平、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促進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推動經濟協調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32.我國投資體制改革的目標
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
合理界定政府投資職能,建立投資決策責任追究制度
進一步拓寬項目融資渠道,發展多種融資方式
培育規范的投資中介服務組織,加強行業自律,促進公平競爭
健全投資宏觀調控體系,改進調控方式,完善調控手段
加快投資領域的立法進程
加強投資監管,維護規范的投資和建設市場秩序
33.企業投資體制改革的措施
改革項目審批制度,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
對企業不使用政府投資的項目,不再實行審批制
政府對重大項目和限制類項目進行核準
其它項目無論規模大小,均實行備案制
對企業使用政府補助等項目,政府只審批資金申請報告
規范政府核準制
在《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內的項目實行核準制
核準制的項目,僅需向政府提交項目申請報告,不再經過批準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長開工報告等程序
健全備案制
擴大大型企業集團的投資決策權
進一步拓寬企業投資項目的融資渠道
規范企業投資行為
34.政府投資的種類及管理措施
規范政府投資資金管理
直接投資
資本金注入
投資補助
轉貸和貸款貼息
簡化和規范政府投資項目審批程序,合理劃分審批權限
采用直接投資和資本金注入方式的,只審批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一般不再審批開工報告
采用投資補助、轉貸和貸款貼息方式的,只審批資金申請報告
35.我國新型投資體制的特征
市場引導投資,企業自主決策,銀行獨立審貸,融資方式多樣,中介服務規范,宏觀調控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