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類—蟬花

來源:醫學教育網 發布時間:2012-11-06

  【藥 名】:蟬花

  【拼 音】:CHANHUA

  【來 源】:為菌類植物藥麥角菌科真菌大蟬草 的分生孢子階段即蟬棒束孢菌及其寄主山蟬幼蟲的干燥體。

  【功 效】:祛風止痙、透疹止癢、明目退翳。

  【主 治】:治小兒驚風,心悸,夜啼。

  【性味歸經】:《證類本草》: “甘,寒,無毒。”肝經

  【別 名】:蟲花(《四川中藥志》)、大蟬草子囊殼階段的子座與寄主山蟬幼蟲、稱獨角龍、烏角尖,另有一種小蟬花:又名土蟬花。蟬蛹草、蛹茸、蟬茸菌、蟲花

  【動植物資源分布】:帶菌的干燥蟲體,產浙江、四川、云南、江蘇等地。大蟬草子囊殼階段的子座與寄主山蟬幼蟲,主產廣東、福建。同作蟬花入藥。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6~8月間,自土中挖出,去掉泥土,曬干。

  春季子座從蟲體抽出時采集,洗凈,于烈日下曬干,未干時不宜堆壓,否則易發霉變質。

  【拉丁名】:Isaria cicadae Miq.、Cordyceps cicadae Shing、Cicadaflammata Dist.Cordyceps so- bolifera(Hill)Berk. Et Br.Isariasp.Platypleure kaempferi Fabr.

  【炮制方法】:《雷公炮炙論》:“凡使(蟬花),要白花全者。收得后于屋下懸干,去甲、土后,用漿水煮一日,至夜焙干,研細用之。”

  【考 證】:出自《本草圖經》; ①《本草圖經》:“今蜀中有一種蟬,其蛻殼頭上有一角,如花冠狀,謂之蟬花。西人有GUI至都下者,醫工云,入藥最奇。”②《證類本草》:“蟬花,所在皆有,七月采。生苦竹林者良,花出土上。”

  【生藥材鑒定】:帶菌的干燥蟲體,蟲體長橢圓形,微彎曲,長約3厘米,徑約 1~1.4厘米,形似蟬蛻,頭部有數枚灰黑色或灰白色的孢梗束,長條形或卷曲,或有分枝,長約2~5 厘米,質脆易斷。蟲體表面棕黃色,大部為灰白色菌絲所包被,折斷后,可見蟲體內充滿粉白色或類白色松軟物質。氣微香。以具孢梗束、個大、完整、肉白、氣香省為佳。產浙江、四川、云南、江蘇等地。大蟬草子囊殼階段的子座與寄主山蟬幼蟲的干燥體亦入藥用,稱獨角龍、烏角尖,常見于蟬花藥樹中。 蟲體同前種,頭部具 1~2枚棒狀子座,或有分枝,長3~7厘米,徑3~4毫米,黑褐色,頂端稍膨大,表面有多數細小點狀突起。另有一種小蟬花,又名士蟬花,為小蟬草Cordyceps so-bolifera(Hill)Berk. Et Br.的子座或其分生孢子階段Isariasp.的孢梗束與寄主蟪蛄 Platypleure kaempferi Fabr.幼蟲的干燥體。形體較蟬花小。主產廣東、福建。同作蟬花入藥。

  【性狀】:帶菌的干燥蟲體,蟲體長橢圓形,微彎曲,長約3厘米,徑約1~1.4厘米,形似蟬蛻,頭部有數枚灰黑色或灰白色的孢梗束,長條形或卷曲,或有分枝,長約2~5厘米,質脆易斷。蟲體表面棕黃色,大部為灰白色菌絲所包被,折斷后,可見蟲體內充滿粉白色或類白色松軟物質。氣微香。以具孢梗束、個大、完整、肉白、氣香者為佳。

  【原形態】:1.蟬棒束孢菌 孢梗束叢生,由寄主的前端生出,新鮮時白色,高1.5-6cm;柄分枝或不分枝,直徑0.1-0.2cm,基部有時聯接,頂部分枝并布有一層粉末狀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長方卵形,兩端稍尖,(6-9)μm×(2-2.5)μm,常含有2個油球,透明無色。

  2.大蟬草 蟲體長橢圓形,微彎曲,長約3cm,徑1-1.4cm,形似蟬蛻。蟲體頭部具1-2枚棒狀子座,長條形或卷曲,分枝或不分枝,長3-7cm,徑3-4mm,黑褐色,頂端稍膨大,表面有多數細小點狀突起。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成眠在线观看毛卡片 | 人人视频久久精品视频 | 在线日韩欧美国产二区 | 日韩欧美在线网址 | 日韩综合网在线视频免费 | 亚洲中文字幕aⅴ天堂自拍 思思热精品在线8 |